世俗人都是送礼给富足的人,却不肯送礼给贫穷的人,这种行为完全是出于自私的心理,这是上主所憎恶的。基督徒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送礼给穷人的时候,不可抱有恩赐的心态,态度不可傲慢。
《教理讲授指导》是面向普世教会的,首先是面向主教,因为主教是信仰传递的第一负责人。因此也是面向主教团、教理委员会,以便合作编写国家教理讲授计划,统筹协调各教区的教理讲授工作。
教廷的任务是协调和分享普世教会的经验。选择一位来自菲律宾的枢机,一位梵二学生,由他来担任万民福音部长,试图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解读塔格莱任命的重要性的第三个关键是教会转向到亚洲的意义。
在《和平于世》(Paceminterris)通谕中,若望二十三世指出,在“每个人的生存权”中,有一项“保全自己生命的义务”。
2004年我在搜集博士论文资料时,发现1946年的天津《益世报》中有一篇关于“正定教堂惨案”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叫笠原。他应该是一位教友,因为他的字里行间对文致和主教充满了崇敬的心情。
此世乃苦旅天乡为老家——连海韵在其母王琳医生追思仪式上的答谢词上海教区的吴建林神父、各位神长教友、亲人朋友: 首先,我代表我们全家谢谢大家!
加以我处有北京南堂的《御制天主堂碑记》、徐光启的《辩学章疏》、方豪的《立教之道》、叶德禄的《公教作家的培养》、陈垣的《教海一楫》,尤其是马相伯的《上教皇求为中国兴学书》,及英敛之的《劝学罪言》和成世光的
前几日,看过曾敏先生在天津教区《益世》双月刊上的一篇文章《大陆天主教会面临的严峻考验》一文,令人深思。严峻考验来自哪里?我想列举几组数据加以佐证,并结合自身思考提五点建议:一是从教友人口增长数看形势。
为了改弦易辙,需要一个「更坚固的道德框架来克服『丢弃文化』」,而这「丢弃文化」的问题根源在于不尊重人性尊严,以及否定基本人权的普世性。基本人权遭到侵犯的情况不胜枚举。
此活动意义深远,首先,不同省份、不同教区、不同堂区的锣鼓队汇聚一起,体现出了普世教会的凝聚力。同时这也是发扬中国文化的锣鼓艺术,说明我们基督徒是与社会接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