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夫妇有别:丈夫和妻子要有分工,各负其职,又要情投意合,共建美满家庭(今天,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便可得知离婚散伙,逐年增长,分道扬镳,遗弃子女,无不令人心痛和遗憾!)
(P.F.,11)2005年,《天主教理教》已经有五十多种语文的译本,成为主教们教导公教教义,及编撰当地教理书的可靠依据。
晚年袁引修女和朱兆娟修女(朱兆娟修女的资料参见海门教区网站及香港《公教报》)三、拯望会简史拯望会(原名拯亡会SocietyofHelpersoftheHolySouls,简称SocietyofHelpers
接下来的10年,我们内部出现纷争不和,分“地上地下”,争论谁是“三至”的,谁是“三自”的,谁是罗马公教,谁是官办教会,哪个神父的弥撒有效,哪个神父的弥撒无效,等等。
但这里却是一块福地,很多的浪子在这里重新回到了父家,很多丢失信仰的人重新点燃了信仰的热情,很多濒临破裂的家庭破镜重圆,很多的福传精兵从这里踏上了征程。
4.2013年7月在里约热内卢(巴西)举行的世界青年日将会是一个特别的机会,给年轻人在教会这大家庭里,去体验那份来自信仰主耶稣,以及与教宗共融的喜乐。
家庭:自由与和平的学校4.如果宗教信仰自由是迈向和平的途径,宗教教育就是引导新一代人去看待他人为兄弟姐妹的道路,与他们一起被召叫踏上这旅途并互相合作,这么一来所有人都会感觉到他们是一个人类大家庭的成员,
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家庭吗?家庭的信仰氛围对您的圣召有什么影响?是什么让您决定选择度奉献生活的圣召?沈斌主教:我出生、成长在江苏启东的农村。父亲是工人,母亲务农。
不只教友们反对法国统治,神父们也拒绝与法国政府合作,转入了地下,到教友家庭秘密行圣事。在这座教堂的钟楼地下,就埋有当时被法国士兵杀害的一位教友的遗体。
在我童年时期,接触过不少信德坚强的老教友,他们不仅虔诚祈祷,三句不离本行,见人就讲道,而且善行丰富,家庭圣召不断。就如我的舅爷(母亲的舅舅)和外婆,他们的教诲至今仍记忆犹新,振聋发聩,激励着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