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又以实例说明,“可以是这样的情况,我彻底投入一项美好且值得称赞的事业,但这促使我不再祈祷,我显得越来越暴躁和不友善,认为一切都依靠我,甚至失去对天主的信赖。这显然是恶神的行为”。“这是仇敌的作法。
我发现其实错的一直都是我,我太自私、太骄傲、心胸太狭窄、对人缺乏宽容的心……而相比之下,我们团体中的好多人都很有奉献精神——他们默默地擦桌子、拖地板、不求得别人的注目,谁有困难,他们伸手相助……就这样静静地为主的事业而做工
遇到困难问题时,也需要超见之恩,如怎样保守秘密及不撒谎,如何调和内修的生活和宗徒事业。
因主而生活,我们不仅充满内心的喜乐和平安,而且无论在哪个境遇中,都能看到新希望,看到天主对我们的召叫,看到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所面对的人都有永生的价值和意义。
但他有的是对天主事业的执着,以及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在牧灵中他最突出的圣德是谦虚,他最痛苦的事是群众把他当圣人看待,纷纷挤着要抓他的手或撕下他的一块衣服。
他虽艰苦但他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时刻想着“我是为主的事业在艰苦奋斗,值!”
2.启诲愚者(InstructtheUninformed)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学校教师,但是,如果我们能花时间帮助一个孩子做算术,或教给他们拼写,或传授宗教知识,这也是起到启迪和教导的作用。
牧人们今日照顾那些长期受到极权压迫的羊群,教宗要求这些牧人肩负起「宗教教育的使命」,以高水平的表现「胜任教育界的工作」,因为今日世界充斥着「世俗主义」和「相对主义」。
他多次谈到仁慈怜悯,意味着注重使用人类的母语,一种大家都能明白的语言,这语言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所属的宗教和教派。他是一位不掩饰情感、不躲避与人相遇的教宗,反而是位愿意与人会晤的教宗。会晤应带来喜乐。
问:我们发现,即使在今天,人的宗教意识能改变一个像罗马这样的大都市的生活…… 答:绝对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