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边,伯多禄听到耶稣的讲道,并且顺从地撒网,从而认识、跟随了主耶稣,跪伏在耶稣膝前说:‘主,请你离开我!因为我是个罪人。
在新约中,复活的主基督曾三次向伯多禄说:你爱我吗?(参阅若21:15-17),如今这个神圣的询问和呼唤也再次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复活节清晨,我和三位韩国修女沿着十四处苦路前往耶稣的圣墓,一路唱着复活歌“有玛利亚玛达肋纳,有雅各伯及撒落满,市买没药擦圣尸来,阿来路亚……”当时街道上有路灯,心里有点害怕。
(《伯多禄前书》3章8,9节)“尊重他人就是将他人当作‘另一个自己’看待。这必须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为前提,因为这些权利乃源于人的内在尊严。”
在第一篇读经中我们听到,当约伯只注视痛苦时,只有叹息生命的艰难和无意义(约7:1-7)。当他转向天主时,就豁然开朗。所有基督徒的服务,都是延续并提供主耶稣爱人的服务。
如果我们留心细辨,就会发现,“雅各伯”的阴谋诡计(创27:1-46),今天在我们神圣的基督徒团体中也不时出现。
2.圣经场景:天人交战的夜晚耶稣在最后晚餐后,带着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进入园中(玛26:36-46)。祂三次祈祷,汗珠“如同血滴落在地上”(路22:44),门徒却因忧闷而沉睡。
当他黯然告别相处了26年的中国老百姓后,南市难民区因缺乏主持人,很快就不复存在了。7月3日,难民区监察委员会致函法国驻沪总领事馆,宣告已于6月30日停止活动。至此南市难民区不复存在。
与天主圣三内的生、发关系相对应的是救恩史中的两次受派遣:耶稣被天父所派遣,从天父那里获得了使命和权柄,他完全地服从天父,因此成了天主爱的真实象征,谁看见了基督就是看见了父(若14:9);父不光遣发了子也遣发了圣神
这个动作与圣咏22:19处相和:他们瓜分了我的衣服,为我的长衣,他们拈阄。耶稣的受难记引用了许多圣咏哀叹义人受苦的典故,此就为一例。第十二处纪念瞻想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每部福音对此场景有些微不同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