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前往其它地方朝圣的兄弟姐妹们,我们可以怀着朝圣的心,在自己的家庭或圣堂内祈祷赞颂,圣化我们个人和家庭的生活。
以慈悲的心,以温暖的言行,以喜悦的精神善待软弱者、失足者、犯罪者……将天主子耶稣基督和祂的福音带给我们身边的人,是我们基督徒的责任。
这句话提醒我们:信仰不能按自己的喜好添加或删减,要以完全服从的心领受天主的启示。天主教教义也强调,启示的真理由圣传与圣经构成,由圣教会诠释,不容个人随意解释(参《天主教教理》第85-87条)。
这启示我们在经济行为中应存仁慈与爱德的心。问10:为什么要当天付清工钱?答:因为贫苦工人“急需工钱用”。推迟发薪不仅不义,更是使人的生活陷入困苦。若工人向天主呼号,天主必审判这不义。
真诚希望有更多的人,在充分地吸纳人类思想(包括宗教、科学、艺术、哲学和神学)的基础上,在对美和圣怀着一种朦胧的崇仰的体认中,在澄静、坦荡的心胸中,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努力发挥各自优势,激发人们的道德良知
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就给一位传教士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我愿成为一位传教士。那时候,我还没有想到中国。后来,和其他孩子们一样,我也对自己的未来有过许许多多的憧憬和梦想,做传教士一直是其中之一。
我们需要让真理和爱德的美善打动人心,使这颗心更有人性,决不能让艺术创作与真理和爱德分开,用天主赋予我们的才华和有创意的激情,鼓起勇气永远做寻求真理的人和为爱德见证的人。
近年来,有华人学者指出,任何文明都带有普适主义倾向,任何文明只有在互信的气氛中与对方进行直接接触、交流和对话,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这种文明对话被称为核心价值—文明自觉模式。
(若17:3)四、结语藉这篇小文我们一起思考了关于佛教天主和天主教天主的区别,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非是为了进行某些护教性的辩论,而是想和各位教友,特别是目前在自身信仰与别的宗教信仰间,感到困惑的兄弟姊妹共同进行一些反省
感谢天主,拙文《中国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共融合一》自二零一六年八月在香港教区报刊发表后,获得不少读者积极回应,从而激发我向国内外关怀中国教会的有识之士请教,再多作神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