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所谴责的是那些不诚实的僵硬者。这些人是过着双重生活的僵硬者:他们在外人看来光鲜、诚实,私底下却偷偷做坏事。相反地,扫禄这个小夥子是诚实的,相信他所做的事。
先是去年8月中旬,中梵代表破天荒在北京会面,并针对主教任命权的草案,进行协商,随后在同年底,中国天主教第9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教宗方济各不只未按惯例要求发出谴责,甚至一度传出梵蒂冈承认中国主教团马英林的地位
在座的各位学界,各位教界的人士,对于这种社会关怀的一种精神,对于回忆的一种谴责,对于未来和平、美好的憧憬。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这一场讨论只能到这里,感谢大家!
在福音里耶稣谴责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一些负面行为,像是喜欢会堂里的「上座」,喜爱人在街市上向他们「致敬」。教宗说:「这是骄傲的一种诱惑,只为了表面而生活,它是不容易克服的。」
他总是坚定地呼吁扞卫信仰、宗教自由和每个人的超性尊严,谴责20世纪沾满鲜血的无神主义和不人道的意识型态。教宗方济各说:即使今天我们的世界依然被战争和暴力所伤,尤其在你们可爱的乌克兰。
这一宣告,女人的性命之忧释然,她没有听到来自耶稣的谴责,这一好消息给予女人以勇气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教宗在致辞中说:以宗教为名传播和实施暴力,只能抹黑宗教本身,因此,应该受到所有人的谴责,尤其是有着特别信念的真正虔诚的宗教人士,因为他深知上帝只是善良、爱心和同情心,在祂那里不会有仇恨、怨怼和报复的空间
它被理解为先知的一个典型行动,先知经常以天主名义谴责恶习和滥权。此处带出的问题是权威。事实上,犹太人问耶稣:『你显什么神迹给我们看,证明你有权威做这些事?』
事实上,我们必须将主动权从我们手上交给别人,才能达致谦卑;换言之,就是我们不仅要承认自己的缺点和过失,还要接受他人的谴责、纠正、批评和羞辱。
耶稣基督一面严厉谴责,痛斥邪恶淫乱的世代;一面祂也为耶路撒冷哭泣。这就是检验,真正的先知是那些有能力为子民哭泣的人,即便是在说真理时话语很重。教会需要先知。这样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