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这些经文放在圣母大殿的祭台上,并同他们一起用这些礼书歌颂赞美天主。济利禄几天后去世,他的圣髑仍然敬奉在罗马的圣克莱孟大殿。而美多弟则被祝圣为主教并被派回斯拉夫地区。
他的祈祷并不光是诵念经文。见到他祈祷的人,都看到他完全沉浸在天主内。他与天主的这种接触令所有的人印象深刻。
其实他俩都这样,他们始终不明白自己念的经文的含义是什么,但他们还是要念,似乎他们不去这样做,生活就缺了点什么。
在忙碌的牧灵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因着各种事情而忽略自己的身份,或者因其他原因会忘记自己是做什么的,借着这样的复愿礼仪的经文再次激起并唤醒我们的角色。
虽然他们有很多目不识丁,却会念很多的经文,背得滚瓜烂熟。当然绝大多数,是不会念经、不会唱歌,不会读圣经,不明白教理,也不懂礼仪的,但他们十分热心虔诚。
我重新阅读这段经文时,精神振奋:「上主你的天主,在你中间,祂是一位施救的勇士,祂必为你喜不自胜,对你重温祂的爱情,且因你欢跃喜乐,有如在庆节之日。」
另有一处经文也说:这实在是一个圣善而虔诚的思想。因为,他为亡者献赎罪祭,是为叫他们获得罪赦(加下12:45)。按照教会传统,每逢教友过世当地教会都有为他们个别举行弥撒的习惯,即追思弥撒,或安所弥撒。
读经一恭读宗徒大事录12:1-11背景介绍这一段经文发生在耶路撒冷初期教会受迫害的时期,罗马帝国的黑落德·阿基帕一世(HerodAgrippaI)开始严厉镇压基督徒。
在礼仪中对将临期的表达主要表现在圣经的选读(参见弥撒读经)和经文或祷词中(比如集祷经和颂谢词等)。同时也表现在祭衣颜色和圣堂布置等方面。
简编只是减少了一些经文的选择、读经的选择,但是它的礼规是全面的、是正常的。那些版本都会告诉你紧急情况和特殊情况下的方式,用规范的版本都会有好多种读经和经文的选择,为的是叫我们面对不同的情况去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