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纪时期,尚未有「礼仪年」与普通年之别,也没有圣诞期、复活期、五旬节期之划分。「礼仪年」这个名词也是在近代才被采用与固定的。
上海教区是普世天主教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同世界各地的教会有着主内兄弟的手足情谊。
大家一定还记得很清楚,我们曾用了40天的克苦补赎纪念了耶稣的苦难与圣死,在默哀痛苦中哭唱了耶稣苦难圣死的祈祷声中送别了耶稣到阴府去会见元祖亚当,救他出离暗冥的一幕;又怀着对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的信仰,在沉默苦痛中与普世教会一起度过了那黑暗的圣周五和圣周六之夜
亲爱的主内弟兄姐妹们:感谢天主,因着基督的爱使我们拥有同一份信仰,使我们在主内彼此分享信仰生活,是天主的爱作我们之间的桥梁,通过这桥梁,连接了你和我,通过这桥梁连接了中国教会,乃至普世教会。
正是这个人,成了继承伯多禄之位的教宗的导师和模范,曾经被他激励过的人,将他立为普世教会竞相效仿的楷模。
教会提倡慎终追远是为促进孝思不匮,在每年春、秋两季举办追思亡者的扫墓献祭活动;春季在清明节与国人同度,秋季是在11月2日,与普世的基督信徒一起举行,且又以整个月份特别追念亡者,不断为他们祈祷。
在中世纪时期,尚未有礼仪年与普通年之别,也没有圣诞期、复活期、五旬节期之划分。“礼仪年”这个名词也是在近代才被采用与固定的。在梵二大公会议前的礼仪运动中,曾有一些礼仪学者以不同的名称,来讲解礼仪年。
当然,比希腊更古老的民族也有“龙”:Mesopotamia(美索普塔米亚)称之为Tiamat,公元前1400年来自Ugarit的文献称之为Yammu和Lothanu,小亚细亚的人称之为Illuyanka
他常常讲,中国天主教是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圣而公的教会,是普世教会的一部分。
爱德是涵盖普世的,因此能够建立新世界;爱德不是空泛的情感,而是为众人发掘有效发展途径的最好方法。」(《众位弟兄》,183)爱是一项恩赐,给我们的生命赋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