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召将「生命」传遍大地,为天主圣爱拓展空间在世界圣召祈祷日之际,各地将举办多项活动,教宗预祝这些活动能在家庭、堂区、善会和教会运动等地方「增进有关圣召的意识」。
我们怎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将我们的服务转化为具体的爱德工作和通往圣德的道路呢?教会回答说,做善事和成圣总是非常难,但成圣的道路上没有懒人。为了走向成圣,耶稣给了我们一个简单的计划,即爱天主和近人的诫命。
(玛7:7)耶稣是忠信的,他的许诺一定会实现。但在求、找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听从圣神的安排,接受圣神的引导,耐心地等候,让信德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我们能否得到恩宠的关键。正确的求恩态度应该是求主恩承主旨。
耶稣基督乃是奉献生活的鼻祖与楷模,在纯粹无私的利他爱中流尽圣血,献出宝贵生命之后,他仍然意犹未尽、情犹未止、爱犹未减,竟将自己的体血隐藏于面酒形内,而使他的慷慨奉献继续在人间存留、延续,作为养人灵、医人心的神丹妙药
,孤残和困境儿童的分类数量,国家到底有多少,我们现在底数也是不清的,孤残和困境儿童我们总体的生存状况也是不清楚的,这里特别需要,我也特别殷切呼吁我们的机构,尤其是我们的一些领袖型的NGO组织要做这样一些研究
她说,学校既要帮助学生回应世界的转变,也要在科技为先的社会中,让她们的心灵健康成长。现今社会物质生活丰富,青年容易受外间价值观影响。
【原题目:陕西三原教区95岁的兰哲一神父病危,请为兰玛窦神父代祷!】三原教区的兰哲一神父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位解放前出生、改革开放前晋铎的高龄神长中的一位,今年95岁。
“她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用爱去填补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她从来不说什么高言大义,而是从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开始做起。”②爱就这么简单。五、反省看到这些麻风病人和他们的生活处境,我们会怎样想,会想到谁呢?
公元4世纪的一个传说称,一位名叫图尔斯·玛尔定的异教罗马士兵,碰到了一个冻得发抖的乞丐,就把自己的军用斗篷的一部分分给了他。那天晚上,他梦见了身披斗篷的耶稣。
最初看来克服不了的障碍──因为在表面上那伤痕是耶稣失败的记号──在与复活主相遇后,却成为得胜的爱的证明∶「只有这样一位爱我们,甚至把我们的创伤和痛苦,特别是我们无辜的痛苦,都肩负起来的天主,才值得信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