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问这位道行高深的老人说:“我奉天子之令巡河,怎么会走到了阴间呢?”老者对他的发问沉默无语,闭目不答。
通谕的标题《愿祢受赞颂》取自圣方济各的《太阳歌》,其中谈及大地,我们的共同家园,大地如同我们与之分享生命的一位姊妹,一位双臂环抱我们的美丽母亲(1)。我们本身就是灰土(参閲:创二7)。
这与天主教人在天堂里默观、赞美天主,分享其天主性近似。大乘佛教连魔鬼最后也会得救。天主教的教父奥力振也持此说,但后来被斥为异端,我认为此说和天主教的否定神学(伪狄奥尼修斯)应可以成为两教的沟通点。
两年兵营生活结束,回到修院之后,修士们都有了非同一般的生命故事,大家互相分享,丰富了修道的内涵。
今天,我们愿与诸位兄弟姊妹一起分享和探讨珍惜宝贵生命,坦然面对死亡,其内容包括:一.由死亡管窥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二.死亡具有三个确定和三个不确定。三.基督信仰确认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并非毁灭。
值此圣诞、新年来临之际,我以教区牧首的名义,藉着教宗方济各在2016年3月19日颁布的《爱的喜乐》宗座劝谕来和大家分享,以建树家庭微型教会。
“天主渴望与人分享祂的永福,祂创造了宇宙万物,为了给具有自由的人类显示祂的存在和美好,同时祂也赋予人在现世与来世藉着认识、爱慕祂及永远光荣赞美祂,来达成自我实现或永福的机会。”
灵修启示:我们每天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天主的恩赐,我们也应像耶稣一样,感恩并与他人分享。(9)“众人都吃了,也都吃饱了;他们把剩下的碎块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筐。”
积极的慰问可以是口头上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挚爱、感激、嘉许、理解和支持等感受,也可以通过身体接触、慈祥的注视、语气或姿势等非语言方式来表达。 分享彼此之间积极的感受,会帮助神父更积极面对自己。
所以,只有被基督所救赎的人,借着主耶稣我们得因信德进入了现今所站立的这恩宠中,并因希望分享天主的光荣而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