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音记载,耶稣来到约旦河边若翰那里,要求领受若翰的洗礼。耶稣在三十年之久的时光里,以木匠手艺为生,完全度着平凡的日子,到三十岁时从洗者若翰那里领受洗礼。是什么动力促使他迈出这一步呢?
【附注】1.牧岫:牧放牛羊的山间洞穴,这里指耶稣诞生在内的牧棚或马棚。2.夜向阑:即子夜来到之时。3.刊:削除,这里犹言取消。4.玲珑玉蕊:如玉一样皎洁细致的花苞。
少时,神父要求我们每星期办一次告解,主日望弥撒时能以洁净心灵,迎接耶稣圣体。梵二之后,似乎很少听到神父鼓励教友这样做。
而在新约中,藉着耶稣,天主将自己完全启示出来了,所以新约中的天主是完整和真实的。我们信仰天主,应以新约的天主观,尤其是耶稣教导的天主观为准。
罪人与慈悲的相遇教宗方济各把耶稣与罪妇的相遇作为慈悲禧年的图像,阐明这图像所表达的不是罪与公义的一次抽象会晤,而是罪妇与救主相遇,正如圣奥斯定所言,是罪人与慈悲的相遇。
之二让我们都成为耶稣之葡萄藤上一枝实在且结实累累的枝蔓,在我们的生命中接纳他,他将欢喜地来到我们的家庭与邻里之中,他是——真理——要被传述;生命&mdash
他以超出常情和习惯的义人之爱在人生危机中做出选择,聆听天主的引导,在默观天主奥秘的行动中帮助人们聆听到“天主圣言”,遇到耶稣,在福音中生活。
耶稣对门徒说这些话,警告门徒有使人跌倒的危险,即阻碍旅程和使“小子”的生命伤亡。它是一个强烈的警告,一种严厉的警告。在此我们必须驻足反省。
编者按:四部福音中耶稣多用比喻阐明道理。作者将耶稣用过的比喻摘录下来,以玛窦福音为主线,其他三部作为补充,编写成对联。但有些只按了意义,没有兼顾对仗、平仄。
福音中透过耶稣平息风浪,指责宗徒们的无信,让我们众信友也考虑我们在经历磨难时,是不是还会全心依靠耶稣,在我们有困难时我们的信德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