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冷漠阴沉的人。这种人看上去冷冰冰的,一副把一切世事都看透了的模样,说话时有气无力,行动也慢条斯理,没有一点儿生气。他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宗教信仰里,对周围的一切好像都失去了兴趣,让人总觉得怪怪的。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美好事物且存留下来,那只是因为在许多和不同的环境中,爱胜过了仇恨,关怀胜过了冷漠,慷慨胜过了自私”。这是教宗方济各9月12日下午在新加坡国家体育场主持弥撒时,表达的思想。
我们感到沮丧,甚至陷入冷漠的危险。耶稣问了瘫子个看似多余的问题:“你想好吗?”(6节)。但这个问题实则必要,因为当人许多年被困住时,连痊愈的意愿也会逐渐消退。
虽然遗憾不能做神父,但他说每个人成圣的道路是不一样的,教友在家里成为圣人的也很多,所以对圣召的理解也就没有原来那么狭隘了,感觉通透了。
认识是认识,但我认为离死还早,现在考虑这个问题为时尚早,所以对他的提议很是不以为然。
圣召是天主的召叫,天主召叫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是天主所创造的,所以对年轻人的圣召来说,我们的使命更为艰巨,我们的蒙召就是宣讲福音,巩固我们的信仰,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家庭,为我们的国家去做奉献,我们也更希望通过蒙召为世界带来和平
我喜欢《薄迦梵歌》,所以对印度教有敬仰之情,我很早就熟读了《金刚经》(现在仍然敬仰),九十年代初由于一些美国诗人的影响,中国诗人开始关注禅宗,我也算上了这一课,后来又读了佛教的别的经典。
德肋撒姆姆说,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这次服务让他真正地感觉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贫困。
这是仁慈的天主,在这个冷漠的世界给予世人的一份礼物。我们新乡教区愿意积极回应这慈悲喜年的恩宠,领受天主的慈悲厚礼。
谈到免于诱惑,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慈悲心的衰落,冷漠心甚至冷酷心的出现越来越普遍,这不仅是当今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症状,也是我们基督徒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