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有情的父亲


2007-03-30 09:25:42 来源:信德报(第297期)

    路加福音特别喜欢说天主的慈悲,因此被称为罪人的福音,路加在第十五章里连续说了三个比喻。即:失去的羊、失去的钱币、失去的儿子,三个比喻都衬托出天主的慈悲。中国人有句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尽管我们侧重讲浪子回头,其实如果将注意放在浪子身上,就错过了这个比喻的喻意,路加是想讲父亲的慈悲。
  今日我尝试带大家用一个“情”字去看这个比喻。故事包含了“罪恶”和“慈悲”的对立,“罪恶”就是无情,“慈悲”就是有情。小儿子要求分家,是无情的表现。通常父亲死了才会分家,现在父亲在生,而要求分家,明显地伤害父亲的心。小儿子得到家产后,立即离开家庭,对家庭是无情的表现,把父亲的家产挥霍迨尽,不在乎这是父亲辛劳所得,更是无情之极。
  无情会使人失去尊严,在意会遭受周围的环境和别人无情的看待,今日的故事用饥荒、穷困、潦倒去表示环境的无情,小儿子被派去放猪,想吃猪吃的豆荚也不能,显出别人的无情,犹太人视猪为不洁,是不可接近的,现在既然要放猪,想吃猪吃的豆荚,是堕落到极点,是无情的高峰。遇到无情的环境及无情的人,人就会被迫停下来,反思情的重要。从情里面,人找回自己,找回自己的尊严,小儿子在扪心自问中,想起父亲是个有情人,镜头慢慢移到父亲的身上。真正的主角出场了,父亲原是个有情人,面对儿子要求分家的时候,他竟然愿意分给他。如果当日父亲无情地把儿子赶走,或者儿子分家离开的时候父亲激愤地说了一些无情的话,那么无情对无情,结果彼此都是无情,不会负负得正的,小儿子大概不敢回家。现在那么多年青人自杀,可能生在一个无情的家,现在这是一个有情的父亲,小儿子在情里找回自己,他想起父亲的情,惭愧地承认自己的无情,才能说出忏悔的话,起来回到有情的父亲身边,故事中父亲的情既明显又真诚,他很远见到儿子回来,就动了怜悯的心,即动了情。说他趋前拥抱,是译的不够传神。原文是有飞奔的意思,父亲不是等儿子走到面前,而是主动地忘形地跑出去拥抱。犹太人的家长很讲究尊严的,奔跑是失礼的举动,但这正显示父亲真情流露,忘记仪态问题了。我们古人说抱礼相迎,也是真情忘形的表现,拥抱是狂喜的表现,多次见到有人脱险回来,他的亲人会狂喜,互相拥抱痛哭,那是真情的流露。在真情流露底下,父亲好像忘记了儿子的恶行,也没兴趣听儿子的忏悔。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真情得到胜利,无情的儿子现在懂得情是什么东西,所以他很乐意恢复他做为儿子的身份。袍是荣誉,戒指代表权利,鞋是自由人的象征,因为奴隶是没有鞋的。
  比喻没有说小儿子的结局,但大家都会猜到他会变成有情人,故事本来可以停在这里,但耶稣愿意父亲同样慈悲的对待另一类无情的人,大儿子表面上循规蹈矩,但事实上他也是个无情的人,首先他听到弟弟归来,便以冷面无情的公义生气不肯进去,对弟弟的遭遇没有一点同情的心。他不承认这是自己的弟弟,不屑称呼他,只对父亲说“你这个儿子”。他对弟弟有一种无中生有的谴责,说“他与娼妓在一起,耗尽你的财产,”这是个无情的推测。他对父亲很不敬,没有称呼过父亲,处处都是不客气地称“你”,反映出平日的服从是一种很勉强的责任。最后,他还用小山羊、小肥牛,这些物质去量度与父亲的情。还有弟弟分家后,剩下的全都是他的,现在弟弟回来,父亲竟然恢复他儿子的地位,即弟弟再一次分到他的那一份,这是多么不公道。父亲对着这个无情的大儿子,同样有情地称呼他,“孩子”,称呼小儿子为你的弟弟,希望用亲情来感动他。耶稣巧妙地把比喻停在这里,大儿子的结局如何,在乎人能否听到弦外之音,做个有情人。听的人中,不全是法利塞人,耶稣就让他们去决定大儿子的结局,他耐心等待另一浪子的回头。
  比喻为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今日,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越来越明显,人与人之间那份情,越来越冷漠,我们时常听到亲兄弟姐妹分家产,或夫妻分手时那种无情的做法,令人不寒而栗,我们的社会已有够多无情的人存在,作为基督徒,无情是与我们的身份不相衬的,愿我们听到这个有情父亲的比喻后,认识到天父的慈悲,不但不做绝情的人,还有能力去做个有情的人。
       (梵蒂冈电台-四旬期第四主日讲道词

本文标题:有情的父亲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