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朝圣,不是简单的观光,而是一次真正的灵修之旅,它让我开始思考:方济各精神的核心到底是什么?为何如此多的男女甘愿追随他?他的灵修对我们今天的基督徒又有哪些启发?
但基基团成员表示,多少人参加不是目的,能使之成为基基团的一个每年都坚持做的义务活动才是大家的心愿。希望以此带动更多的人参加这种义务活动,见证信仰。
还不是为那三千块钱保母费的事。常友礼:她怎么说的?常大嫂:巧姑来传话,人家男方不愿意掏这三千块钱,说咱一开始没提保母费的事,眼看腊月要办喜事,这是突然加条件。常友礼:怎么是加条件了呢?
她说看到这些当时她的心就凉了,似乎拒绝她的不是门卫不是教堂,而是主耶稣。或许,是防止上当受骗才让门卫们这样严防死守,或许是担心渎职造成严重恶果才让门卫们如此戒备森严。
那个大儿子不是在家和父亲一起住吗?事实上,虽然大儿子一直都在家服侍父亲,每日辛劳工作,可是他等待的是什么?父亲的一点赏报,只希望父亲给他所应该得到的那一份。“我干多少,你就应该付给我多少。
保禄向他的教友们解释时,他从一个无可辩驳的情况开始,这个情况不是某个智者思考的结果,而是一个事实,一个介入某些人生活的绝对事实。基督信仰即诞生於此。
梵蒂冈电台的中文节目以教宗祝圣10位新司铎:你们不是国家圣职人员,而是牧者为中译标题予以报道。看到中文这个标题,立即让一些中文读者大吃一惊。
假如我们不是基督奥体的一份子,我们无法「追随死者中的首生者基督,获得复活的救恩」(哥一:18-19)。爱基督就是爱教会,爱教会就是爱基督。
而“忠信”,便是以生命回应这份爱——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长久的坚守;不是顺境中的感恩,而是逆境中的信靠。“与他同住”并非指未来的某一天,而是当下的生命状态。
生命的“圆满”不是在我们强壮的时候,而是在我们学会如何接受时。就在那一刻,在从未知的手中接过一块浸过醋的海绵,耶稣宣告说:完成了。爱使自己变为贫困的,正是因此,爱完成了它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