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苦路》不是一种忧伤的敬礼。圣施礼华曾多次教训人说,基督徒的喜悦扎根处正是十字架。如果基督的苦难是痛苦之路,那么,它也是引我们得到必定胜利和充满希望的途径。
莠子的比喻告诉我们,在天国里,定罪的逻辑不是人人平等的法制观念。唯有慈悲为怀,极其宽仁而信实,缓于发怒的天主,才能公允地赏善罚恶,因为祂的审判,就是祂的慈爱;祂的公义,就是祂的宽容。
从基督信仰来讲,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生命的开始,因为基督通过死亡而战胜了死亡,给人类带来了复活的希望。“我们虽为死亡的定律而悲伤,却因永生的许诺而获得安慰。”
在这命令中,耶稣并不是要我们“把自己”变得成全,而是要“使自己被”变得成全,“实际上不是我们在工作,而是他在我们身上工作。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工作会越来越少,天主的工作会越来越多。
耶稣是服从的典范,祂由天降下不是为行己意,而是要奉行派遣祂来者的旨意(参若六38;希十57)。
然而,每位司祭也可以个别举行感恩圣祭,只要不是在共祭弥撒同一时间,也不是在同一教堂或圣堂内举行。可是,司祭却不准个别举行圣周四“主的晚餐”弥撒,以及复活庆典守夜弥撒。
换句话说,人口正在证明它是一种财富,而不是贫穷的因素。4.另一个叫人担忧的领域是传染病,例如疟疾、肺结核和爱滋病。这些疾病对人民生产业的打击使国家一般状况的恶化加剧。
换句话说,人口正在证明它是一种财富,而不是导致贫穷的因素。4.另一个叫人担忧的领域是传染病,例如疟疾、肺结核和艾滋病。这些疾病对人民生产业的打击使国家一般状况的恶化加剧。
令人奇怪的是墓主既非圣职,也不是会士。那是范凤龙大夫,我父亲的代父,一位名满台湾的医者,一位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普通基督徒。范大夫终身未婚,一心献身于治病救人的事业。
炼灵月让我们想到死亡,但死亡不是痛苦,因为基督已经战胜了死亡,并从死者中复活,他在复活中显示出真正的生命,他又鼓励世人要不断地死于自己、空虚自己、活于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