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天主从永远就选择了一位以色列的女儿,一位住在加里肋亚.纳匝肋的犹太少女,成为自己圣子的母亲,她是一位已与达味家族中一位名叫若瑟的男子订了婚的童贞女,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路1:26-27)。
白冷是永远敞开的大门,各国人民藉着相信耶稣,可以进入这道门与信赖上主的以色列相聚,如同阿希约尔、纳敖米和东方贤士那样,在圣子耶稣内成为天主的儿女(友6:14-21;14:6-10;卢;玛2:1-12)。
教宗继续说,上主复活的那个清晨,圣伯多禄以为有人偷了尸体,也向墓穴跑去,玛利亚玛达肋纳同样如此。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真实’的复活,不明白复活是我们从死亡走向生命的通道。
他使三个死人复活-耶稣在纳因让一位寡妇的独子复活(路7:11-17);-耶稣使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复活(谷5:35-43);-拉匝禄的尸体在坟墓中已经四天,耶稣让他复活了(若11:1-44)。
但是赞美根本就不需要一个好的嗓音,你只需要高声赞美主耶稣,或低声吟几句迦南诗歌,天主都会悦纳。快乐人生是每个人都想要得到,只要你拥有十字架上的主耶稣,你就一定会快乐。
他引用圣依纳爵·罗耀拉的话强调了行动比言语更能彰显爱。教宗指出,在社会环境中,无偿并非一种补充,而是实现正义的必要条件,我们的所是和所有是为了服务他人而被恩赐的。
我们真诚的心愿是不是更蒙主悦纳?这本小画册,从引进版权到译校编辑付梓印刷,历时将近一年。
这里再问:他们宣传的这位信仰中的基督是否是历史中的耶稣,是否与那纳匝肋人耶稣同是一人?抑或他们捏造了一个新的耶稣像呢?
教宗主持的这项隆重礼仪于下午四点三十分开始,从阿文帝诺山丘本笃会所属的圣安瑟尔默圣堂广场出发,带领罗马的枢机主教、主教、神职、修女和教友作忏悔补赎游行,一路走到道明会所辖古老的圣萨比纳圣殿。
第一讲系探讨巴黎外方传教会为薄扶林纳匝肋印书馆员工建立的宿舍太古楼,邀请传教士、前居民、社工和学人分享当地历史。太古楼已于一九七七年清拆重建,现址为薄扶林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