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解救人的不是科学技术,而是天主的爱
2010-04-20

他此行的主要活动,在抵达当天除了在马耳他国际机场接受官方仪式外,也要到位于首都瓦莱塔的总统府礼貌拜会这个国家的元首和政界人士,然后前往拉巴特的圣保禄教堂,在圣保禄岩洞内祈祷。

纪念我的母亲
2010-10-24

80年代末期我们家乡建起了自己的教堂,母亲总是带我们去教堂参与弥撒,不管再苦再累,她总是把天主放在她生命的第一位。信仰给了母亲一种力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做自己的天使
2008-01-16

提起笔来的时候,我正坐在教堂三楼的窗子边,看对面白色的楼房墙上那些攀援而上的爬山虎。那些浓得化不开的绿色呵,让人看到蕴藏在茎与叶片里的充满蓬勃向上的生命。

饶家驹神父与上海南市难民区
2011-12-16

设残院,收130多人,后部分转入天主教安院和新普育堂。办学校,共有7所,免费收难童2000多名。1938年5月,日方派人查询校政,甚至设指导官干涉校务,停办。

由清明祭祖说开去
2017-03-06

众所周知,这些为我们教友来讲,不啻为洪水猛兽,违者往往被加以拜邪神,行异端的罪名。面对如此处境,这位新教友进退维谷:做,良心不安,得罪天主;不做,被家族视为不孝,甚至离宗叛祖。

时光停留在记忆中
2020-06-17

在对神父的服侍中,只要五叔在就凡事好说。后来的每一任本堂区神父,他也都在坚决的服从下,守护神父一直走向祭台。所以在我们走向祭台时,也每每会想起有许多像五叔这样的热心人,邀请和陪伴我们热心祭献。

苦修生活甘苦谈
2014-04-11

一、对修道生活的向往赵本笃1918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市正定的一个信仰虔诚、热心侍主的教友家庭,在良好信仰的熏陶下,很小的时候便对修道生活心向往之,13岁便走进了正定的小修道院。

“三多一无”的城川苏木
2005-07-06

后经蒙民沙当金巴从中周旋,时至7月才在城川搭起茅屋和简易教堂。当地人常说“蒙古人,认话不认人”,不会蒙古语在蒙古地区寸步难行。如会蒙语就被当上客接待,蒙古人是非常热情好客的。

文明交流互鉴:中西方两个地方教会的缘分——以奥地利耶稣会与河北东南部地方教会为例
2024-08-09

1939年发生“河间惨案”:河间大修院和当地教会24名中国籍神父、修士、教友被日军残杀,当地多座教堂被烧毁。后来的献县“云台山事件”几十名同胞神长教友及爱国人士被日军残忍杀害。

韩国首尔明爱会:我们的穷人殷切期盼教宗方济各来访
2014-03-12

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来到韩国,当时韩国天主教徒参加主日弥撒的比例是80%:看得出来上教堂的人数不仅多,还有很多年轻人。20年过去了,现在参加主日弥撒的比例大概是25%到30%,而且大部分是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