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由清明祭祖说开去


2017-03-06 10:22:45 作者:伯多禄 来源:《信德报》2017年2月19日,7期(总第711期)

    有一次,我去看望新教友,闲谈时察觉这位教友愁眉苦脸,好像遇到了什么难事。耐心询问得知,他最近和家族发生了摩擦,族人都反对他,孤立他,骂他叛徒。原来时至清明,慎终追远是他家族的头等大事,全家老少甚至出门在外的人这天都要回家祭祖扫墓。在祭奠过程中,上供、磕头、烧纸等一系列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这些为我们老教友来讲,不啻为洪水猛兽,违者往往被加以“拜邪神,行异端”的罪名。面对如此处境,这位新教友进退维谷:做,良心不安,得罪天主;不做,被家族视为不孝,甚至离宗叛祖。
    看着新教友左右为难,我心隐隐作痛,儿时的记忆再次浮现。我出生在不同信仰的家庭,母亲是老教友,父亲外教。父母由于信仰的差异,不时会发生矛盾。尤其遇到婚丧嫁娶,母亲总要大哭一场,不应酬那些礼俗吧,父亲不答应,家族不理解;应酬吧,又受到良心的谴责,认为背叛了天主。
    从新教友家中归来,我彻夜难眠。我服务的堂区新教友居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由于信仰不同,出现了很多家庭矛盾,甚至引发外教人对我教会信仰的误解。“洋教”、“另类”犹如大山一样死死压在我们头上,显而易见,教会被排挤到社会边缘的尴尬处境定在所难免。教会福传当前,我宗教信仰如何能审时度势,走进人群,根植于其中呢?祖国欣欣向荣,我基督信徒又怎样来与时俱进,投身社会,共建其和谐呢?

一、 厘清概念,把握方向

    说到福传,我们必须界定一个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是不同的。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精神体;文化是载体。具体而言,宗教信仰与任何文化不会发生冲突,产生矛盾,相反,两者之间会相辅相成。宗教信仰藉本地文化而具体化,得以表述于人群;同样,本地文化因宗教信仰而趋于完美。可能读者会说,当天主教进入中国时,不是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吗?的确,但是我们必须澄清一点,是中西文化的冲突,而不是宗教信仰与中国文化的冲突。这一历史事实问题出在传教策略上。据史料记载,天主教进入中国之初,葡萄牙传教士认为西方文化远远高于中国文化,因此在澳门推行“葡萄牙化”的传教策略,中国人信教后,必须起葡萄牙名字,操葡萄牙语,彻底割断与中国文化的联系。无怪乎有“多了一个基督徒,少了一个中国人”的说法。其实这种传教策略,表面上好像是宗教信仰的传播,但不可否认,更多的是文化渗透。显而易见,引发中国人的排斥定在所难免。
    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基督徒必须明了:福传的核心内容是基督,而基督是属于世界的。他是所有文化的灵魂,根植于任何角落但不专属于那里,作为福传者,切勿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二、 溯本探源,求同存异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起源于古代的“寒食节”。旧时民间每逢寒食节,家家户户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第二天是清明,人们上坟烧纸,修墓添土以表示对亡者的怀念。因有踏青、郊游风习,又称踏青节。除了祭奠祖先、缅怀先辈,清明还给人们提供亲近人情、亲近自然的机会,增进的是人与人的亲情、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清明扫墓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到先人的坟墓,会亲自察看坟墓是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焚烧纸钱,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也成为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不少海外侨胞、华裔,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爱国之情。国家与文明的历史,靠个人与家庭的传续来完成;没有个人与家庭的传续,历史将是苍白、抽象而没有人情味的;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追远”不仅有“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还会让人们获得面向未来的力量,确定个体与时代的历史位置。在崇拜“新”与“未来”的今天,这是必不可少的仪式。人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乃是人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
    中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哲学家冯友兰曾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谁都清楚,祭奠的酒馔“一滴何曾到九泉”,但人们却相信亲人、先祖能够领受人们的情意与祭奠,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诗意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人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综上所述,清明祭祖是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感恩之举;是孝道的具体表达;是弘扬先辈嘉言懿行的有效时机。
    由此可见,清明祭祖与我教会信仰非但毫无矛盾,且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教会在炼灵月不也是上坟扫墓,表达感恩,寄予哀思吗?

三、 入乡随俗,因地制宜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2001年在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关于利玛窦进京四百周年纪念的开幕词上,对利玛窦做了一个高度的评价和肯定:作为先驱者,利玛窦是历史和文化上的一个枢纽,他把中国和西方、悠久的中国文明和西方世界连接起来。作为中国教会的先驱,以及东西文明的伟大交流者和沟通者,他当之无愧。利玛窦尊重中国文化、热爱中国人民,把天主教的礼仪术语译成中文,开创了中国人认识天主教信仰的先河,并为福音喜讯和教会在中国文化土壤的植根,开辟了园地。依“汉学家”一词在文化和精神上最深邃的意义来说,利玛窦神父“做中国人中的中国人”,他真正做到了“汉学家”的地步,因为他把司铎和学者、天主教徒和东方学家、意大利人和中国人,如此不同的身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的确,利玛窦作为一名外籍传教士,之所以能叩开中国禁闭的大门,进入京城,跻身于士大夫阶层,并赢得皇帝的信任与敬仰,是与他精通儒学、尊重儒学密不可分的;面对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且又高傲的泱泱大国,利玛窦却能开创中国人认识天主教信仰之先河,并为福音的培植,开辟了肥沃园地,究其原因,入乡随俗,因地制宜的适应策略是他获胜的不二法门。面对敬孔祭祖问题,以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士,大都采用宽容的做法。正是此英明举措,才使天主教信仰在中国落地生根。
    无独有偶,这种入乡随俗,因地制宜的适应策略于上世纪再次发挥作用。
    1934年,溥仪在日本关东军扶植下登基为满洲国皇帝,将祭孔定为强制的文化政策,两个多世纪前的礼仪之争再次提上日程。满洲国政府在回复吉林主教高德惠的讯问时,答复曰:“尊孔仪式的唯一目的,就是彰显对孔子的崇敬之情,绝对不带宗教的特质。”教宗比约十二(1939-1958在位)于1939年颁布“众所皆知”(Plane compertum est)通谕:
    “允许教徒参加祭孔仪式;可以在教会学校中放置孔子之肖像或牌位,并容许鞠躬致敬;如果教徒必须出席带有迷信色彩的公共仪式时,必须抱持消极的态度;在死者或其遗像、牌位之前鞠躬,是被允许且是适当的。”

四、移风易俗,与时俱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清明节祭奠先人,寄托对逝去的先人的哀思,是人之常情。祭祖这一行为本无可厚非,但是,传统的清明祭祖形式却不好,与人们的时代不相符合,同人们倡导的“四个文明”不合拍。
    一是违背环保的理念。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几天里,特别是在城市中,时常见到路上人们祭奠时遗留下的纸灰和各类贡品,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污染空气,也增添了环卫工人的负担。二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烧纸磕头、三跪九拜,本来就是迷信的东西,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提倡科学,用文明、科学的形式也一样可以达到祭奠先灵的目的。三是存在着安全隐患。清明节正值春季气候干燥风大的时节,在野外烧纸,极易引发火灾,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全国每年清明节烧纸引发的火灾事故就达近万起,损失相当严重。当前,全国上下都在齐心协力创建和谐社会,清明祭祖也应该与时俱进,因此,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应该大力提倡清明节文明祭祖。
    近年来,清明节文明祭祖的形式越来越多,也日益得到人们的赞同和认可。这些形式包括:一是默哀。在先人陵墓前严肃地鞠一个躬,静静地默哀,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和思念之意,既简单又庄重,不失为清明祭祖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形式。二是植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群众改用植树的方式寄托对故人的哀思,呈现出“文明祭祖,绿色清明”的特点;因此,清明节也被认为是第二个植树节,这种植树祭祖的形式,既寄托了对祖先的哀思,也推动了植树绿化工程。三是献花。清明节为逝去的先人献上一束素花,显得既文明又高雅。四是关爱老人。“祭之丰不如养之薄”,孝道的最好表达是关心老人的心身需要。我们可利用清明节陪老人聊天、郊游,帮老人洗澡、整理房间等。其实,对先人最好的祭奠形式,还是继承先人遗志,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关爱家庭成员,与家人和睦相处,和和美美过好每一天。相反,如果整天吊儿郎当,吃喝嫖赌,打红闹黑,甚至为了争夺家产,兄弟反目成仇。要是那样,无论烧多少纸钱,摆多少供品,先人的在天之灵,都不会安息的。
    礼仪之争给中国初期教会几乎带来灭顶之灾,利玛窦、罗明坚等耶稣会士费尽心血才培植的信仰苗芽因礼仪之争而九死一生。血的教训刻骨铭心啊!
    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痛定思痛,亡羊补牢实乃成功之根本!

延伸阅读:   
    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这个时节恰逢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之际,万物开始复苏更新,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对于中国人,清明的扫墓活动代表了这个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不忘历史的传统,表达了中华民族尊重先人、注重血脉亲情的自然朴素的情愫,也表达了晚辈对先人的思念和敬重。保护和弘扬清明文化可以增加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加强民族凝聚力,因此自2008年开始国家把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
    我们并不否定扫墓活动,但那种掺杂了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在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是不合时宜的。国家把清明节定为公众假期,并不是要我们恢复已经与时代脱节的落后的封建礼仪,而是要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的社会。
    所以作为基督徒,我们一方面要尊重我们的文化传统,像耶稣一样尽诸般的义;一方面又要与时俱进,不要旧瓶装新酒。
    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中国礼仪之争就是因为罗马天主教教廷禁止中国人的三祭,即祭天、祭孔、祭祖。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科学昌明的时代,互相尊重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今天无论是不是基督徒,大家都提倡文明共存、和谐相处,利而勿害。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其本质是敬,否则徒有敬虔的外表,却没有敬虔实质的活动并无益处。那种铺张浪费、劳民伤财、污染环境的民间扫墓,基督徒也应该杜绝,并且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规劝自己身边的人不要这样做。提倡一种简洁明了、以人为本的祭扫活动符合大众的利益,符合我们的文化传统,这也是一种文明进步的标志。
    (摘自广东协和神学院教师裴连山《中国基督徒如何看清明节扫墓?》一文)

本文标题:由清明祭祖说开去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