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时天神学博士圣多玛斯和五世纪的圣本笃对圣母无原罪的观念提出反对。他们反对的不是否定玛利亚,有没有原罪,或是不敬爱圣母,而是从基督学的观点提出反对。
正如前教宗本笃十六在《爱德的圣事》劝谕中所提到的:讲道是作为培养一个更深入了解天主的圣言,因此,它将在信徒们的生活中产生果实。
1418多玛斯(ThomasaKempis)在所撰的《师主篇》中强调依靠圣母对灵修生活的重要性。1423圣母痛苦节成立。1457圣母小日课出版。1475玫瑰经善会首度成立。
确实,正如托名狄尼修(Pseudo-Dionysius)所说,情爱这股力量,「不让爱人只顾自身,却会感动他,使他与所爱者成为一体。」
正如教宗本笃十六世明智地说的那样,教会不是进行传教,而是通过“吸引力”成长。在印度尼西亚,大约有10%的人是基督徒,3%是天主教徒——这是一个少数群体。
十二世纪法国和英国的熙笃会隐修士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能爱的人永远不能认识天主。做主的工作和为主工作,需要我们时刻留意我们的渴望,这份留意帮助我们更好地效法基督的福传精神,这才是最好的福传。
为了能够培养修生,他亲自挨家挨户地去说服家长,让大家意识到修道的重要性。一次他去某教区招生,当地很多教友知道后,就提前捎话,说如果他去了,就打断他的腿,那里不欢迎唐山刘。
还有,我想听到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声音。于是细心的大卫在网上下载数份路线图,以方便寻找。都灵飞行1小时至罗马,我们入住到一家靠近梵蒂冈的小旅馆。
并在“教友谷”修建了“圣心堂”,地点位于磨盘山下的袁垭村。
当中甚至有蒙古文翻译本的灵修经典,如约翰·本仁(JohnBunyan)的《天路历程》,及耿稗思(ThomasaKempis)的《师主篇》。「祝福渠道」本身翻译及出版多份基督徒小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