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人庄严送别,台湾领导人马英九颁褒扬令;他生前预录告别影片说,这一生最正确的抉择是追随耶稣基督,为祂效忠、卖命,他的墓志铭要用大字刻上「生于基督,活于基督,死于基督,永属基督」十六字,希望大家不要为死亡悲伤
为什么会有痛苦、疾病和死亡?人死了以后会怎么样呢?这些问题益发急切,特别是在我们遇见无法超越的困难时:学业的困难、失业、家庭纷争、友情或爱情、疾病或伤残,当今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危机而导致的资源缺乏。
弥撒中的圣体圣事是纪念基督的死亡及复活,是敬礼的巅峰和泉源,是最崇高的圣事——因基督自己兼作奉献和牺牲(食粮),也是其它圣事及使徒工作的连系中心(参阅法典第897条)。
然而,天主子耶稣基督曾这样做了,而且还邀请他的弟子们也这样做,为纪念他,(参阅路22:19)但是有更多的人却不愿意亲近他和他的弟子,甚至迫害他们,希望他们最终能够归于沉寂和死亡。就是这样矛盾!
当我们犯了罪,落入虚无,是你又把我们从罪恶的黑暗与死亡的恐怖中救起,为我们开启幸福与生命之门。领:主,当我们认识到,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你的救恩和你的爱,我们真是有太多的理由钦崇和敬拜你。
耶稣是照亮世界的光,是真理和生命,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选择黑暗,选择谬误,选择罪恶与死亡。
而耶稣的苦难和死亡却告诉我们祂的国不属于现世,祂的复活和升天显示祂的胜利超越时空。否则,祂完全可以死而复活的声威号召民众,推翻罗马的殖民统治,建立强大的以色列帝国。
既然现世不免死亡,许多人以为“永生”是指死后的事情。可是耶稣却明白地说:“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复活。”也就是说,凡领受基督体血的人,现在就得到永生。
按教会传统,圣人的纪念是庆死不庆生,因为死亡是逾越到天上生活的生日(拉丁文称为Natalis),故此,一般是选用圣人去世、殉道,或遗骸迁葬的日子,作为纪念日。
但五个小时后,在她濒临死亡时刻,只见一道亮光射了进来,冰库的门突然打开了,随即进来一个人,他是该厂的一位门卫,连忙将这个面临绝境的女工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