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当前教会NGO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03-12-16

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慈善事业型:  残婴院或孤儿院、麻风病院、安老院或养老院机构组织型:  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办公室)、研究机构、各地的爱心服务团体等    以上这些公益事业是中国教会NGO目前在政策范围内力所能及的服务

追忆敬爱的苏百勤神父
2016-06-21

恢复信仰自由政策伊始,于1981年5月苏神父荣升铎品,走向了天主的祭坛,在呼号上主之名的祷声中,举起了救恩的杯。二、铎职生涯苏神父晋铎后于1987年正式到教区工作。

积极探讨当代世界秩序与宗教关系
2017-01-23

劳启明先生:(香港商赢有道协会有限公司主席兼联合创办人)我感觉这个会议非常好,在宗教跟政府双方的交谈中我们可以考虑政府的政策、社会问题,大家可以互相沟通。

从阳澄湖畔:苏州教区主教公署和苏州工业园区天主堂看古今苏州教会
2025-03-10

这份服务既赢得了来自各国的外籍教友们的称赞,也有力地宣传了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助力了苏州的经济发展,”苏州知识分子教友苏驿充满敬意和感恩地介绍。有关资料显示,苏州市的城镇化进程相当快。

上马杀贼 下马学佛
2014-11-04

在国家的抗战总动员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中国佛教界从实际出发,在坚持自己的佛教信仰的同时,也为挽救民族危亡做了大量工作,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第一,呼吁国难已到非常时期,凡属国民同有救国救民之责任

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通谕简介
2015-06-19

教宗方济各坚持须开展坦率及透明的决策进程,好能识别哪些企业政策和计划会带来真正的整体发展(185)。

特稿:中国信众看教宗方济各的神贫教会观
2013-11-06

同时,经济好转的教区或堂区尽力成立爱德扶贫基金,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目标。贫困的地方教会依然可以服务穷人,即见证服务穷人不是富人或有条件人的专利。最重要的是藉着慈善服务的见证,给人带去基督。

美国:一位哲学家的点金术
2006-04-2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政策才逐渐调整。那么,这些生活在当代美国社会的华人移民,为什么会皈信基督教?皈信以后是否就放弃了中华文化?他们还保留中华文化吗?保留中华文化的哪些因素?他们认同美国社会吗?

学者之声
2016-11-23

劳启明先生:(香港商赢有道协会有限公司主席兼联合创办人)我感觉这个会议非常好,在宗教跟政府的交谈中我们可以考虑政府的政策、社会问题,大家可以互相沟通。

特稿:圣母升天节谈女性在教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2015-08-16

南非在取消黑、白分离政策前,当地土人不得在白人区域居住或置业。这些都是种族歧视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