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就在这个地方为印尼的信友们主持弥撒圣祭,鼓励他们“继续不厌其烦地梦想和建设和平的文明”、播撒爱的种子、信心百倍地“走对话道路”,以他们特有的微笑继续“仁慈和亲切”地待人。
在一个特别的周三接见中,教宗特别接见了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司铎团。当时的场面,我记忆犹新。
我们的圣母诗人用此联来称颂童贞女玛丽是充满宠爱,获得天主宠幸的女人,即天主在世世代代,千千万万女子中特选为救世主之母的女人。
她让我们了解各地教会的讯息,让我们体验到普世教会血脉相通。我们堂区一直有“索阅”“信德”的习惯,堂区还特别提供“读报”服务,那些不识字的教友和老年教友无法看报,我们就读出来给他们听。
在太原、榆次、西安和香港,她的姊妹们仍然秉承她的精神,在多数是教外人居住的国度里“献身于普世性的使命”并“渗入时空,为传扬福音服务”着。
我们作神父的要“身在教区,心在普世”。对于这一点,我认为美国教会就做得非常不错。我本人属于纽约教区,可是我的心却在普世。
「我要从各民族中将他们领出,从各国将他们聚集起来,领他们回到自己的地方;」解释:这表明天主不仅恢复以色列,也具有普世性。预示新约中普世教会的聚集。
此外,2013年于韩国釜山举行的普世教会协会(WCC)第十届总议会的主题――「共同生活在神的正义与和平内」,便是呼应天主邀请众人成为伙伴,陪同人类并走入人类的历史。
只要失去了对超性秩序的忠诚,失去了对「交谈」规则——即铭刻在人类心中的普世道德律——的尊重5;只要人的整体发展和基本尊严的保障受到阻挠或被否定,只要有数不清的人被迫承受难以容忍的不义和不平等
其次,我希望将来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能够更多更好地了解隐修生活,并根据中国特有的文化来体验它,发展自己文化下的隐修生活,因为隐修生活大部分都在西方,在东方却非常罕见,如果这个愿望能实现的话,这为普世教会和中国教会都将是一个伟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