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件事迹是耶稣在最后晚餐中说:“你们若认识我,也就必然认识我父;现在你们已经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斐理伯却对耶稣说:“主啊,请把父显示给我们,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这也在告诉我们作为基督徒在信仰的路途上,内心有时候也存在着这样的绊脚石,我们在抱怨天主给我们安排的这一切,怎么会这样,怎么会那样啊,我这样祈祷了我这样祈求了,为什么还要有这些痛苦和灾祸呢,有时候在我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和困惑
我一个字不识,但是神父讲的都说到我心里了,就像专门给我讲的一样。一位老教友这样分享。
然而,司铎既然选择了追随基督,就需要抛下这一切,因为主耶稣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谷8:34)神父心甘情愿选择了跟随主耶稣基督,就需要背自己的十字架
我要在萨拉齐盖教堂,可以吗?这是不是你的旨意?如果是,你就让明天登记的捐款数目超过20万,如果不符合你的旨意,那仅是我个人的一个想法。结果,捐款数目连10万也不到,他有些失望,但却不息心。
他说:“天主亲自照顾我,照顾我们和全人类。我没有被遗弃,没有在宇宙和令人失去方向的社会中迷失。他照顾我。这位天主不是在遥远处的天主,为了他,我的生命不再有价值。
他在给格林多教会的信中,曾如此写道:“我先前在信中给你们写过……”(格前5:9)但这些先前写过的书信,我们却一无所知。
于是,我们就屈服于‘要是如此就好了’的诱惑:要是我有那份工作就好了,要是我有那座房子、有那些钱和成就就好了,要是我没有那个问题、要是我周围有更好的人就好了!”
“照片可以让我们再次重拾起已经被遗忘的故事,”玛丽·丹妮修女说,“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时刻。”她回忆起与一位年长的修女分享一张已经有60年的照片,她惊讶地说:“我记得那天!
如今,不再把朝拜与“尽本分”掺和一起,陪伴就专心致志、静悄悄地陪伴,即使没体验到什么,甚至有时还“分心”,我也很少有乏味和浪费时间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