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太府卿郑露、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明代礼部尚书陈经邦、状元罗伦、江南才子唐伯虎、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清代名宦李光地,以及近现代一些政要,都曾来这里留下身影足迹。
在圣召中的新生活,就是我们基督徒不再为了自己而生活,不再为了团体而生活,却要为了主耶稣而生活,我们“或生或死,都是属于主”(罗14:8)。只要是基督徒,我们就是圣召,我们就有圣召。
保禄提醒我们:“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祂的人,就是那些按祂的旨意蒙召的人,获得益处”(罗8:28)。3、得到与舍弃在今天的福音中,门徒们也遇到了一个“得与舍”的问题:“看,我们舍弃了一切,来跟随祢”。
(罗5:3—5)天主藉苦难磨练我们的心志,圣化我们的灵魂,现时的苦楚,与将来在我们身上要显示的光荣,是不能较量的。(罗8:18)我赤身出离母胎,也要赤身归去;上主赏赐的,上主收回。
因为圣神按照基督恩赐的尺度来赐予每个人(罗12:3;弗4:7;希2:4),他借不同的恩宠,来彰显他的存在(格前12:3,12:7-11;迦3:5;斐1:19)。
基督徒藉着洗礼结合于基督,即是死于罪恶,在基督耶稣内活于天主(罗6:11),这样,就分享复活的主的崭新生命。
信仰是透过聆听而来的,所聆听到的奠基于基督所说的话(参阅:罗十:17);信友们不论是在礼仪进行中,或是在他们个人的祈祷和省察中,必定要仔细地聆听天主圣言。8.最后,复活的主和前往厄玛乌的门徒一起吃饭。
第四篇章为关爱老人、圆梦助学项目的启动仪式,由进德公益的主任任大海神父、进德公益安老部郁春景修女、进德公益高级顾问罗纳庆神父,及牙科专家李类思教友共同启动项目。
请听:合唱《最后晚餐》(《天》P229)3.朗诵: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让救恩布满人间,这耶稣即是天主公开立定,使他以自己的血,为信仰他的人作赎罪祭的(罗3:25),让荣耀归于救主耶稣,归于光荣十字架!
礼仪之争给中国初期教会几乎带来灭顶之灾,利玛窦、罗明坚等耶稣会士费尽心血才培植的信仰苗芽因礼仪之争而九死一生。血的教训刻骨铭心啊!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痛定思痛,亡羊补牢实乃成功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