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西方人敬拜的是天主的儿子耶稣、基督、默西亚。一位通过马槽、十字架、祭台,为了人类生命获得救赎,获享永恒,与主同福的神子。
,伯多禄回答说:‘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玛16,15-16)。
因此,当门徒们近乎崇拜地问他是否默西亚时,他却让他们到耶稣那里去,并声言自己不配为耶稣系鞋带。正如我在前面所言,他们不曾自塑为菩提。
若翰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作默西亚的前驱,只是他的工具、他的仆人,自己要做的事已结束,他应该兴盛,自己却应该衰微(若三30)。然而,若翰这句话为今日很多人来说是致命性的。
“看,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路2:10-11)这是在圣诞夜天使向牧羊人报告的好消息。
“爱总是在行动,并激励我们去分享一个美妙和充满希望的讯息:‘我们找到了默西亚’(若一41)。”接著,教宗讲到首批基督徒的艰难经验。
若望被耶稣的手舞足蹈,欢声笑语,以及和大家乐于其中的神情模样吸引着且倍加欣赏,他对耶稣充满信心,然而安德肋却后悔来认识这个被他师傅若翰称为默西亚,天主羔羊的人。
“贤士们从东方来到白冷是为了朝拜新生的默西亚,这一行为的开始与巴贝尔塔的行为正好相反:从混乱到理解,从分散到和好。
希伯来字“Messiah(默西亚)”和相应的希腊语“Christós(基督)”都指耶稣,意思是“被傅油者”。祂被傅了喜乐之油,被傅了圣神的油。
会士们的歌声似乎与昔日耶路撒冷圣殿内赞美天主的声音相呼应,那是西默盎和亚纳看到玛利亚和若瑟将小耶稣奉献给上主时发出的赞美声。教宗的弥撒讲道从《路加福音》记述耶稣被献於圣殿的事迹谈起(路二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