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其美妙,也有艰难的时刻,它向我们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若一切都走向终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还有什么意义?若对永生没有希望,现实生活的重担就会压垮我们或使我们玩世不恭,将我们推向屈从于命运。
圣周二圣周二的福音是若望福音,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宣布说,有一位宗徒要出卖他,于是宗徒们纷纷问耶稣:你说的是我吗?在整个四旬期内,我们也要省察这个问题:我是怎样违背了耶稣的教诲?
灵修意义:教会若失去爱,就会变成自我吞噬的共同体。属灵成熟的标志不是谁对谁错,而是谁更有爱心、更愿牺牲自我、促进合一。
圣史若望说:那存留在爱内的,就存留在天主内,天主也存留在他内。(若一4:16)这种在灵修生活中与基督的交往会帮助我们从内在上认识基督,其基础是信。
此外,我们也必须重申:若没有正义与对人权的尊重,将没有真正的和平。正义与和平之间密切连结,如旧约依撒意亚先知所指出的:「正义的功效是和平」(Opusiustitiaepax)。
后来,在《静观2000年———圣十字若望的今日祈祷》一书的序言中,我颀喜地发现自己的体会和心得,竟然符合这位中世纪圣人的灵修精神!
虽然当时的犹太人普遍地相信在末日死人必将复活(见若11:24),但耶稣的门徒却万万没有想到,这末日的奇迹竟然已发生在他们当中,他们当然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那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一次公开接见中,介绍这一概念,作为其简明神学分析有关「创造」的一部分。
他在约旦河接受若翰的洗礼,“忽然天为他开了。他看见天主圣神犹如鸽子降下,来到他上面。”(玛3:16)圣神又领他到旷野祈祷,三次战胜魔鬼的诱惑。之后,“耶稣因圣神的德能,回到加里肋亚。
轻率起誓(5:4)——不论是出于恶意或善意,若随意发誓做或不做某事,而后发现无法履行,就算有罪。这些罪虽然可能出于“无心”或“无知”,但一旦察觉,就必须承认并献祭求赦。问2:赎罪祭要献什么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