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父一生曲折坎坷,但却没有消弱他对天主的信仰,在教会得到自由后,更为教友奔波,为教会培养了年轻的一代。他的谦逊,听命,为主牺牲奉献的精神,还在激励着我们!先我们而去的他,成为我们心中的楷模!
谦卑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并不认为有很高的价值,往往被视为懦弱的一种标记,而不是品格的力量,并且被视为那些有野心的人在人生中力争上游的踏脚石。但在基督文化中却有着不同的理解。
大概是因着时间久远的关系,那串白色的念珠有些锈斑了。在灯下观察它,总会令我忆起它的主人,一个普通平凡的老人。这个人就是我的姥姥。姥姥是蔚县西合营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
与几十年前相比,中国民众的科学素养不知道提高多少,但今天的年轻人迷信数字、血型和星座,正是当时的年轻人所不耻于言的。如此,则科学和迷信是否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大可怀疑。怎么样才叫迷信,需要定义一下。
教宗本笃十六世于11月3日上午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为一年来去世的枢机主教和主教们举行追思弥撒。「耶稣的十字架救赎了人类和大自然,揭示了天主对祂的受造物的爱大于死亡的深渊。」
3月20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接见了前来述职的布基纳法索及尼日尔主教团全体成员,并发表讲话指出,“经过一个多世纪后,福传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通过你们国家的天主的教会-家庭所展示的种种生命力的标志便足以看到
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都是教友,可以说我出生在一个世代信仰天主的家庭。我对于信仰的最初印象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天都会看到父母祈祷。那是上世纪70年代,那个时代与现在的信仰氛围不同。
《感恩祭典》(主日)是主教神父每主日举行弥撒和教友们参与弥撒(诵读与默想当日新旧约读经及福音)的必用祈祷工具用书。《每日礼赞》则是神长教友,尤其修士和修女的每日早晚课必用祈祷工具用书。
创会宗旨是为当代的妇女、儿童服务,是中国最早的教区性修会,也是中国第一个国籍修女会。如今修女们分别服务于堂区、养老院、诊所、相伯学校等机构并协助教区有关部门的工作。
繁忙的12个月中总是有一些困难的时刻,本梵蒂冈电台请台长、梵蒂冈新闻室主任隆巴尔迪神父回顾一下教宗一年来经历的主要事件并做出他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