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系统、各个单位和各个宗教。中国天主教是其中的重灾区,受冲击、受迫害,几乎遭受灭顶之灾。
然而某些基督徒放任自己被世俗主义引诱或陷于那些将他们引离耶稣基督的宗教潮流。又有一些人尽管没有参与这些诱惑却放任他们的信德冷却,因此为他们的道德生命带来了无可避免的损害。
【延伸阅读】2018.4.5:【清明节祭祖既受宗教影响,宗教也在适应中提升净化孝道文化】2024.4.3:【清明节:宗教在适应中提升净化孝道文化】来自各地神长教友的补充信息:34岁的西安教区胡晓红神父2004.11.4
胡领洗后外出打工,一度停止宗教生活,2022年开始重新进入教堂。
两三年前中国社会公益慈善领域出现的信任危机丝毫没有影响进德公益的信誉。
只有在真实的信仰生活实践中,我们才能象圣詠作者一样欢呼:请你们体验并观看,上主是何等的温良与慈善,投奔他的人必获真福永欢(咏34:9)。坚忍就是信德的具体表现。
有一次,她被邀请出席一个慈善舞会,此刻她身上这种神奇的力量再次体现出来。情绪很慌乱的索菲亚,婉言拒绝了出席这次活动,因为她预感到舞会活动上将有火灾发生。
天主教教义中认为,通过施舍与慈善行善,人在积攒“天上的宝藏”,这与《加略山之圣若望》的神秘神学观也契合。第34节「因为你们的宝藏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哪里。」灵修意义:这是非常重要的灵修格言。
然而,这一发展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反,它经历了历史、政治、社会、宗教等因素多方面的影响与冲击。
313年米兰诏书颁布后,教会在罗马帝国获得合法的地位,此后不久教会被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从此教会就不断地逐步走向世俗权利的核心,尤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教会是进入西方世界的权力中心与高峰,在世俗王权与宗教精神的领导方面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