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从将临期第一主日所想到的
2018-12-13

那时耶稣叫人知道他最后一次的来临,不像第一次那样的隐晦谦卑,而是如闪电出现于东方,立刻照到西方,他要带着威能及莫大光荣乘云降来。耶稣愿意人明瞭这世界的暂时性,审判的严厉,爱世俗之人的结果,是一无所有。

梵蒂冈主受难日礼仪:隐形的「毒蛇」咬伤世人,我们要瞻仰被高举的天主子
2020-04-11

在被隐形毒蛇咬伤的此刻,我们要仰望那像铜蛇一样被高举的耶稣,以获得新生命。教宗府讲道神师坎塔拉梅萨神父在圣周五主受难日礼仪讲道中强调了这一点。(梵蒂冈新闻网)「基督的十字架改变了人类痛苦与磨难的意义。

教宗方济各:我们不可陷入平庸和冷漠的昏昏欲睡
2020-12-01

将临期提醒我们,耶稣曾降临在我们中间,而且末世之际祂将再次来临。然而,我们问自己,要是祂今天不来到我们的生命中,这些降临又有何用呢?让我们恳求祂的来到」。「主耶稣,求祢降临!」

祈祷应符合天主的圣意
2007-01-29

耶稣给我们的一条新诫命也是要我们彼此相亲相爱。“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天主就存在于我们之中。”(若一4:10-12)圣保禄宗徒也说:“现在有的是信、望、爱三者,其中最大的是爱。”

信仰答疑
2007-08-21

因为耶稣是真实的。耶稣的诞生、生活、受难、埋葬和复活,不仅在圣经中有详尽的记载,每一个细节都应验了旧约先知的预言。

苦难是天主的雕琢
2024-06-07

一方面是为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分担十字架上耶稣的痛苦,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耶稣爱他,在他写给神师奥斯定神父的信中说:“不久前耶稣告诉我说:假若我不折磨你,你早己多次被丢弃了。

教宗方济各2024年2月7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4-02-14

这两个门徒带着失望的心离开耶路撒冷,他们向陪伴他们的陌生人吐露心声:“我们原指望他——耶稣——是以色列的拯救者。”(路24:21)悲伤与失去的经历有关,失去的经历。在人心中,升起的希望有时会破灭。

周守仁主教2024年复活节文告:传递希望的陌生人
2024-04-03

相反,在原始耶稣复活事件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困惑、极度失望甚至是绝望。例如,有两位门徒离开耶路撒冷,前往家乡厄玛乌,他们对耶稣未能拯救以色列、反过来更被罗马人杀害而非常失望(路加福音24:21)。

教宗本笃十六世发布的《2006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2006-01-24

耶稣说:「我赐给他的水,将在他内成为涌到永生的水泉。」

特稿:以基督徒的善良见证美好的福音
2013-04-15

(玛廿三:4)而耶稣是良善心谦的,他决不像他们那样压迫信赖他的人。相反,耶稣爱惜他的门徒,称他们为劳苦和负重担的人,邀请他们到他跟前来,让他们安息。但是,耶稣也谈到「他的轭」和「他的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