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大瞻礼,我经常跟她一起到市场选购弥撒礼仪用花,她已经七八十岁的年龄,却从不推辞,我们两人步行五六里地去市场选购,每到一家,无论是否购买,最后她都会笑着对商家说愿天主祝福你。
而在这个旅程中,圣言、礼仪、圣事就成了我们在天主麾下一路践行的保障。
他们表面遵守宗教礼仪,内心却只想着如何赚钱。他们利用圣日的外壳,掩盖自己贪婪的内心。这是形式主义的宗教生活,缺乏真诚的信仰(参阅《依撒意亚》1:13-17)。
这种错觉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把超越、神圣和永恒从自己的存在中推了出去,只留下了孤零零的自己。世俗化的本质就是没有天主的人,没有教会的社会,没有永恒的时间,没有彼岸的此岸。
一个生命和灵性生命的神圣权利2.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根植在人性尊严之上,其超越的本质不应被忽视或不予以承认。天主以他的肖像创造了人类(参阅创一27)。
随后,禧年礼仪又加入“圣门”标志,这可能是西斯笃四世(SistoIV)或亚历山大六世(AlessandroVI)教宗制定的。
直到1997年12月24日,在金店工作的李阿姨,忽然想到今天是圣诞夜,于是决定去教堂参与礼仪,遂向老板请了假。到了教堂,她心想:老神父的方言实在听不懂,我要找一个年轻的神父,办个妥当的告解。
礼仪课让我明白神职人员生活中最重要是日课祈祷;教会论使我懂得热爱自己所信仰的教会,并与天主的恩宠配合,发挥自己的特长,服务人群;社会训导使我明白作为一名基督徒在生活中要主持正义,有环保的意识,鼓励与劝勉信友要热爱大自然
今年6月底受姚顺神文邀请到乌兰察布市集宁东堂排练乐队并与大家再次登临磨子山,承担8月2日<博俊古辣朝圣大典>的音乐礼仪工作,但感受却大不相同:前者心往神驰、后者心有余悸。
堂区应通过日常的礼仪生活及举办各种学习班,对教友进行圣经、教会知识的培育,全面提升信友的素养,指导他们用易懂、易学的方式去传播福音,教导他们以言以行,在生活和工作中用福音的精神,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