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唐,我的碗里有块猪肉,我咬不动,你能不能帮我吃掉它……”那年是93年阴历9月24日,当时我14岁,跟路神父传教的第4天,地点是孙村,第一次见到陈主教。(二)15岁时,因为想进修院。
教宗称侵犯儿童的行为是罪恶行为,他说,他和信友们一样感到被欺骗,因此,他提出一条痊愈、更新和赔补的路。教宗这样说:“这个问题并非仅是爱尔兰或教会的问题,需要勇敢果断地来面对。”
可弥撒结束后,人们涌出教堂,只顾着个人往家里走的时候,那些路远又没有亲朋好友的外地客人,却孤零零地站在堂院里,无人理睬。这时候的堂区由于房屋紧张,已没有了客房,所以这些人的食宿成了问题。
(路廿三39)对此,教宗阐明:「天主来,主要不是为了救我们免于一再发生的问题,而是为了救我们脱离真正的问题,也就是缺少爱。这是我们个人、社会、国际和环境方面众多祸患的根源所在。
从那天起、直到同年的10月为止,10岁的路济娅、9岁的方济各和7岁的雅钦大总共目睹了圣母显现六次之多。
(路24:29)耶稣,请让人们不再重视我们,而是仰望祢。请祢永远和我们同在,然后我们将祢的光照亮他人。耶稣啊,这光芒都来自祢,不是来自我们。是祢,通过我们去照耀他人。
随着两声枪响,神父倒下时,荧幕上呈现的是一幕幕那些他曾经劝告悔改的教友,他们仍然各自走着自己的路。
(路23:34)。那么于是她说:“如果犹达斯曾请求耶稣宽恕,他也会得到怜悯。”我们可以说,圣女柏姬达的生活成了一个关于宽恕实质性寓言。对一个人说:“他有能力,她有能力原谅,总是这样”是那样的好。
(路24:26)《约伯传》内的思想,虽然有待新约来完成,但已透露了“复活、永生”的曙光:“我知道我的救主是生活的……我也将在我的皮肤内立起来,由我肉身内得见天主。”
读经:苏五9-12、格后五17-21、福音:路十五1-3,11-32我们在福传的时候,甚至在教友中间,常会碰到一些质疑:「为什么基督宗教常讲罪?耶稣要人悔改,四旬期也要人悔改。还要去向神父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