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会经文甚多,信友们耳熟能详的如天主经圣母经圣三光荣颂信经苦路经玫瑰经等等。说起昔日所念经文,总给人一种文绉绉的感觉,虽琅琅上口,但让人似懂非懂,不知所云。
这件圣事实现了耶稣邀请人皈依的召叫,它是人因犯罪而远离天父后,回归天父的路径。所以,相称地领受这件圣事,就是与天主、与教会和好。
但圣神会帮助我们克胜阻力,令我们安稳地在耶稣的道路上向前迈进。当天弥撒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宗徒大事录》,讲述所谓的「耶路撒冷大公会议」。教宗评论这段经文,强调「教会的主角」是圣神。
但是,也有很多人在议论着、批判着甚至指摘着,就如路加福音(13:10-17)所记载的那位会堂长批评耶稣在安息日治愈那位被病魔缠身十八年的妇女一样。
多年的教友灵修,使我越来越认识到,在基督徒的人生旅程中,不仅要投靠耶稣,还要赖圣母的相帮,因为圣母是大能的母亲,又是慈爱的母亲,正如在加纳婚宴中,因她是主人的亲戚,就主动地为主人分忧解愁求得了耶稣的圣迹一样
我答:“耶稣,并且只有他能救你。”“我需要做什么?”“你需要为孩子祈祷。”当这孩子第一次见到我时,那天真、稚气、羞涩的小脸上稍带怨恨,她低着头扳弄着手指向我诉起苦来:“我是世界上最苦的孩子!
加大利纳是道明会第三会的成员,识字不多,在陶醉于神修生活和在欧洲大陆为和平奔走的使命中间是个活动神秘家。说到这里,教宗再次呼吁欧洲不要忘记自己的基督信仰根源。
许多壁画是从《新约》和《旧约》圣经的故事中获取灵感,表达坚信耶稣许下的救恩和复活。
在教宗讲解前宣读了一段《希伯来书》,其中谈到初期基督徒在他们的行程中有“众多如云的证人”围绕着,双目常注视著耶稣。
这是“唯一的出路,否则我们将只是不全身心投入的’改革派思想家,而不是像耶稣那样,“主从来没有接受根据法利赛人、或撒都该人、狂热分子或艾赛尼派的计划进行’改革’(请允许我这么说),而是用祂的生命、历史、肉体在十字架上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