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动作和话语是主耶稣每天用餐时的习惯性动作,这是主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建立圣体圣事的特定模式,这也是弥撒圣祭的核心。
答:梅瑟命司祭将法律书放在“上主约柜旁边”,象征这法律与天主的盟约密不可分。它是天主子民与祂契约关系的外在见证与内在约束(第26节)。
其实,在旧约里,天主通过先知依撒依亚已经预言了将来救恩要惠及遥远的国家和岛屿,而且要在这些人中“选拔司祭和肋未人”(依66:18-21)。
血代表生命,旧约中天主要求献祭时要“将血倒在地上”,表示生命归于天主。新约中,耶稣以自己的血成全了旧约的祭献,信友不可与死亡或不洁之物妥协,应常以净心接近圣体圣事。
答:他们要由长老和官长量测尸体与附近城邑的距离,判定哪一座城最近,然后那城的长老要牵一头未负轭、未耕作的母牛犊,带到一条没有耕耘、常流水的溪旁,在那溪水上砍断牛犊的颈项作为赎罪祭。
在弥撒圣祭中,我们首先是“坐在主的脚前”,聆听祂的圣言,领受那滋养我们灵魂的圣体圣血。这份恩宠正是玛利亚所选择的“最好的一份”,它赋予我们力量,去活出祂的爱,并在繁忙中找到那份“最好的一份”。
答:他许愿说,如果上主使他打胜仗,那么回家时第一个从他家门出来迎接他的人,他就将其献作全燔祭(民11:30-31)。问10:依弗大是否战胜了阿孟子民?
1884年,不幸被传染上麻风病,从那个时候起,他更加接近那些不幸的弟兄,借着举行弥撒圣祭热心恭敬圣体,施行各项圣事、讲道和探望病人,直到1889年4月15日因病逝世于岛上,终年49岁。
于是犹太人的司祭长就对比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君王,该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君王。」比拉多答复说:「我写了,就写了。」
在共祭时,只有一位主教可以使用牧杖,而在管辖的教区外,主教必须有该区主教的许可才能使用牧杖。除了以上的标志外,主教亦要戴上紫红色的小圆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