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宗教实践论的提倡者保罗•尼特(PaulKnitter)把古希腊以来的实践哲学的真理观引入了宗教对话领域,他强调指出:所谓的“真理”是用来改变世界的,而人们总是通过实践来认识真理的
耶稣与法利赛人尼苛德摩谈论重生时也用“风”来描述圣神:“风随意向那里吹,你听到风的响声,却不知道风从那里来,往那里去:凡由圣神而生的就是这样。”
耶稣的言论在十字架上获得象征性的实现:一个兵士以长矛刺透祂的肋膀,立时流出血和水;基督好比梅瑟在旷野击打的盘石,涌出活水,满足我们的饥渴。
後来,以色列子民在埃及成了奴隶,天主再次介入,对梅瑟说:「我看见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痛苦,听见他们因工头的压迫而发出的哀号;我已注意到他们的痛苦,所以我要下去拯救百姓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离开那地方,到一个美丽宽阔的地方
16世纪的新教运动使北欧大部分民族脱离了罗马,之后的脱利腾大公会议刷新了教会。而16至17世纪则是公教会历史上福传的最佳时期之一,比如传教大主保方济各沙勿略在印度曾经一天为数千人付洗。
;或(iii)虔诚地诵念「宗徒信经」或「尼西信经」;或(iv)以教会认可的任何方式,表达信、望、爱三德。
圣经:那以前夜间来见耶稣的尼苛德摩也来了,带着没药及沉香调和的香料,约有一百斤。他们取下了耶稣的遗体,照犹太人埋葬的习俗,用殓布和香料把他埋好。
凯撒坐着轿子来到会场,当他走出轿子时,克尼多斯的阿泰米多乌斯——这位希腊学者,手里拿着一个卷轴迎上前来。他将卷轴递给了凯撒。
1.历史背景这个“村庄”按《若望福音》的记载应为伯达尼(见若11:1),位于耶路撒冷东面橄榄山脚,是耶稣常去探望的地方。
在旧约时代,天主启示的最普通的方法是:神视、梦境、及天主的显示等,但最高贵的表述是天主的话,即天主直接或间接借先知的口对人说话,先知中最大的是梅瑟。这些话后来记录成书,即我们现今所有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