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这样的聚会被取消,教友们只好每晚去河对面的田园散步,欣赏这美丽的田园风光,念玫瑰经,与天主作亲密的交谈。几经风霜,教堂残破不堪,改革开放后,教产归还教会。
……经上曾这样记载:默西亚必须受苦,第三天要从死者中复活……”(路24:46)耶稣复活其实是按时践约,言而有信,不应该大惊小怪。至于说耶稣死后为什么第三日复活,而不是第二日或第四日呢?
在还没有举办慕道班的八十年代,福传以面对面的方法传授教理,老父对教外人士很有吸引力,以至到了九十年代,还经常有教外人找他,如因婚姻需洗礼的,老父总是认认真真地讲解。老父是有圣德之人。
华人教友们表现出的爱心非常令人感动(捐赠物资和现金共值30000美元,约人民币21万元),他们有的生活也很拮据,但仍慷慨解囊;有的人奉献自己的时间,为筹集购买物资奔忙;大家从一月底到现在,每天早上都坚持念玫瑰经,
班主任黄明彬神父教理讲授分组学习《教友传教法令》培训期间,班主任黄明彬神父带领教友学习英藉华侨教友曾朝荷女士翻译的《信条:解释天主教信仰》一书的第一部分:信经。
家里的表哥那会子也去堂里辅祭,也有过要修道的想法,竟也跟家里说了,所以家里长辈们经常开家里男丁的玩笑,“去修道吧?”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一天去修院的心情依然记得。
经上记载,扫禄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听见主耶稣叫他的名字,因为耶稣认识他,知道他仇视基督徒,但是耶稣也渴望让扫禄体验到祂的慈爱。
作为教友,我们也该明白,我们恭敬天主、祈祷、守斋、行善工,也不是同天主作交易谈生意:我念多少经,天主就得给我多少恩典,多少平安幸福;我行多少善,天主就得给我更多更大的酬报——并且希望现世的、看得见的实惠
而更美丽的是妈妈经常带我去做弥撒念圣经,每次都是早早地去教堂,坐在最前面一排听神父讲道,听楼上传来钢琴弹奏的圣歌,领授神父送入我嘴中的圣饼,我那时候虽不懂文言文,但也能流利地背颂文言文的早晚课和玫瑰经,
如他经常到汉腰带这个山区探访,还帮忙联系西安社服,为这里的村民打了一眼井,解决了吃水问题。直到今天,汉腰带的教友们每年都会来看望老神父。兰神父衣食住行上的简朴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