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直忙于救助生命和紧急援助。所以,今天能把他们请来也是非常难得的,我们希望通过德国商会将这张支票赠予该机构的代表,希望灾区的人们能够尽快的重建家园、恢复他们往日的生活。
直至今日,北京的教友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依然支持社会福利事业、救助病患。教友的团体生活也表现在敬礼天主的礼仪之中。耶稣会士利玛窦、汤若望、魏继晋、鲁仲贤、吴渔山都擅长谱曲作乐。
主耶稣看出了那些想设局找茬陷害自己的人,然而,祂还是选择继续行善爱人,救助这位残疾人。残疾和病苦,在以色列人的认知中被认为是受到了天主的惩罚,属于“不洁”之类。这些人也常常会被团体忽视或轻视。
殡葬后各地的教友纷纷涌来,求圣人救助,圣人也有求必应,显了无数奇迹。因此几位枢机、主教在教友们要求下,请教宗将他列入圣品。
我们每个人,常常会因为“嫉妒”,而在家庭中、教会团体里和社会上,拒绝接受他人对我们的“善意”和救助。在“嫉妒”人的同时,我们也“拒绝了天主”。
然而,所有外在的爱德服务,都是救助灵魂,爱护生命的具体表现。其实,人们不会渴望我们基督徒在物质上给予他们多大的帮助;他们更渴望从我们身上找到天主,获得精神的力量,得到灵魂的满足。
天主是保护犹太人、救助他们、和他们一起作战的天主;然而,天主也是赏善罚恶的天主。犹太人所经历的天主,就如父亲,深爱着孩子、养育孩子,但同时也教导孩子,纠正孩子们的错误,惩罚孩子们的罪恶。
相信社会和教会都没有忘记这位慷慨无私捐献遗体的修女,也激发更多的人在器官捐献或遗体捐献上做出积极回应,救助更多需要人体器官的病患,支持医学教学及研究。*这位美丽善良的修女是谁?
(玛15:24;伯前2:25)所以,我们应该效法耶稣去寻找和救助那些软弱的弟兄姊妹们,好能回归基督的羊栈。感谢主!赞美主!我们信靠耶稣的人什么都不缺少,因为上主天主是我的牧者。
按照我们对主耶稣的理解,祂总是立即满足人们的需要,及时伸手帮助人,有时候,祂更是主动救助被邪魔和病苦缠绕的人,然而,在今天的福音中,我们却听到,在开始时,祂对这位妇女的祈求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