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天主,拙文《中国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共融合一》自二零一六年八月在香港教区报刊发表后,获得不少读者积极回应,从而激发我向国内外关怀中国教会的有识之士请教,再多作神学探讨。
同年8月份,张凤女、刘文红、李艳珍三位修女被派遣至此服务。
[65]参看《天主教法典》(CodexIurisCanonici),can.767,§1;宗座法典注释委员会,“有关法典767条1项疑问之复文”(respons.addubiumcircacan.767
据考证,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时期的宇宙观,制定了求福免祸需上表“三官手书”的规定,即将有关个人祈福禳灾的疏文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祈求平安。
两人行过见面礼相对落座时,少游看见茶几上有文册一本,就随手拿起来看了看,令他惊异的是,这本书的书名居然为《秦学士词》,简直不可思议,就翻开来看,果然是自己平时创作的一些作品,而且全本除自己的诗词曲赋之外
尽管生活贫困,若望却在耶稣会开办的学校接受了良好的人文教育。1563年,他加入了加尔默罗会,取名若望·玛弟亚。
当他还在修院的时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遇到了远东第一位枢机——田耕莘总主教,田枢机到修院做客,年轻的弥修士很荣幸地服务枢机的起居,这一次的机遇使二人彼此之间有了很深的印象。
1841年6月5日,总主教法兰索尼祝圣鲍思高为天主的司铎。圣鲍思高在都灵城神学院攻读的时候,目睹许多青年,卷在城市生活的罪恶危机里,青年人没有人照顾,也没有健康的活动,尤其是缺乏道德生活的辅导。
枢机主教团、总主教、主教、驻圣座外交使节团、以及各方代表列席在教宗祭台左右两侧,热心参与祭礼。西斯汀圣堂歌咏团为教宗的弥撒咏唱圣歌。
枢机主教团、总主教、主教、驻圣座外交使节团、以及各方代表列席在教宗祭台左右两侧,热心参与祭礼。西斯汀圣堂歌咏团为教宗的弥撒咏唱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