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笔者愿意将传福音和传教的意义做个小小的分享:传福音是让基督“爱”的精神和福音价值观去浸润这个世界;传教则是让人进一步了解教会,加入教会。
举行弥撒的大祭坛以慈悲耶稣的画像为背景,两旁是本届世青节的主保圣若望保禄二世和圣女傅天娜的头像。
在我们关于恶习和德行的教理教程中,今天我们将看到一个相当丑陋的恶习——悲伤,悲伤被理解为一种情绪低落,一种持续苦恼的状态,使人无法感受快乐。
这让人立即想到关于这奥迹存在着不同理论的争辩、天主教徒和新教徒、拉丁礼和东正教徒之间的分歧。在感恩圣事大公运动道路上起步行走,首先需要“彼此认识,走基督徒爱的道路,即分享的道路”。
在弥撒中,耶稣以不同的方式重现当日在十字架上的自我祭献,同时他把我们与他相合为一共同作为祭天的礼品。基督愿意我们作为他的祭品,“在弥撒中我们与基督共同成为唯一的祭品。”
平民溃败可见诸于发生于我们身边的,丧尽天良的兽化事件,诸如,黑砖窑、地沟油、毒奶粉事件等等,还有风传的,耸人听闻的人肉胶囊事件。 至于权力腐败,正是国人关注的焦点。
新编《普世教会要理》中说:“天主很慈善,他为了把自己启示给人,采取了迁就于人的方式,用人类的语言向人说话。天主为了使人了解他,遂采用了相似人类的表达方式,把他的话传给人类。
教宗强调,我们在耶稣面前无须唠唠叨叨,只须说几句充满信任的话便足矣当天的圣伯多禄广场上出现了一个罕见的场面:一群受到佛罗伦萨明爱会协助的非洲移民青年在广场上等候教宗。
(咏126:5-6)描写播种,用上了含泪两个字,足见其播种的艰辛;含泪播种读来的确让人动容。
答:天主在角声中以雷霆作答,显示祂的神圣威严。问9:天主为什么再三强调不能靠近山?答:因为祂是至圣的,若人未经圣化冒然接近,必被击杀,连司祭也必须圣洁才能亲近。问10:最后谁被准许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