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雷,人们都愿意称呼我“大雷”。我有一个疼爱我的丈夫,还有一个乖巧的女儿,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
这两句话附和依纳爵的格言:在一切事上寻求和找到天主。因此我问教宗:圣父,如何才能在一切事上寻求和寻找到天主呢?我在里约说的话有时间价值。的确,有一种在过去或未来的可能性中寻找天主的诱惑。
让我们结合圣依纳爵的立场与教宗方济各的最新言论来看看这位首位耶稣会士教宗将会给我们呈现一个什么样的教会观,并如何致力于服务世界的努力。
他感谢香港教区三十位青年信徒及神父去年探访埃森,回应这份见证。弥撒后,堂区信徒与埃森访问团的青年献唱德语歌曲欢迎代表团成员,这批青年亦向主教送赠一套报区週报对埃森教区报导的剪报作纪念。
上述来自教宗方济各和国务卿的表态及中梵会谈,也和不久前圣座新闻室主任兼梵蒂冈电台台长隆巴蒂神父的表态相吻合——1月8日下午,隆巴蒂神父出席了中国天主教学者甄健湘(ChiarettoYan
我想,这其实也是对普世教会所有辅祭员所说的话。其实在初期教会,并没有一个专门的辅祭职务,特别是早期在教友家庭举行的聚会中,协助神父举行圣祭的通常就是普通教友。
五天前,手举棕榈枝,满怀激情高呼“贺撒纳,贺撒纳”,争相把外衣脱下铺路迎接他进城的人,今天却反过来高呼“钉死他,钉死他,释放巴拉巴”。是什么原因使人如此多变?
如果我们痛悔了,诚恳的藉和好圣事听到天主借神父的口说的话:“平安去吧,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我们可以安心忘掉过去,积极面向未来,因天主确已宽恕了我们的罪,忘记了我们的罪,且永远忘记了!
但要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普适价值与其他文明的对话。冷战结束后,西方文明似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冲突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一时呈现出主导世界文明发展方向的趋向。西方文明优越论一度大行其道。
面对当前中国农村人口快速和持续向城镇迁移,城乡牧灵福传任务需要平衡和调整的发展形势,又适逢普世教会移民日的纪念月内和春节前夕的时期,我们谨将信德文化研究所张若翰神父为“中国中心”于2011年6月30日在德国举办的一个有关中国移民现象的专题讲座而撰写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