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观《耶稣受难记》有感


2005-04-21 13:47:32 作者:汕头 郑安盛 来源:信德报(第235期)

    《耶稣受难记》播放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剧情逼真地反映了当年主耶稣自作祭品,奉献自己的光辉史篇。本人少说也观看了三次以上,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可以说,每次都是主耶稣给我上了“爱”的一课。
    电影开头,在万籁俱寂,无灵之物也显忧苦的山园,主耶稣仰视上天,向天父祈祷:“父啊!如有可能,请把这杯离开我吧!但不要照我的意愿,而照你的意愿!”第二次祈祷:“我父,这杯如果不离开,非要我饮不可,愿照你的旨意成全吧”!第三次,他说了同样的话。从这里我体会到大难临头的主耶稣的内心是何等忧闷,人性的软弱、恐惧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与普通人无异。但主耶稣紧紧地依靠天主父,心甘情愿为犯命的人类作出牺牲。
    主耶稣被称他为“拉比”及在他脸上“亲吻”的犹达斯,以三十块银币出卖,像羔羊般驯服被士兵们套上铁链牵着走了。五天前,手举棕榈枝,满怀激情高呼“贺撒纳,贺撒纳”,争相把外衣脱下铺路迎接他进城的人,今天却反过来高呼“钉死他,钉死他,释放巴拉巴”。是什么原因使人如此多变?
    影片描绘了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司祭长、经师,他们对主耶稣所宣讲的天国道理,所行的奇迹,非常嫉妒。他们深深地感到主耶稣的存在对他们的虚伪、权势、利益是一个重大威胁。为去掉眼中钉,不惜一切地挑唆群众,网织“莫须有”的罪名实行他们的阴谋。他们丧心病狂地呼喊:“他的血归在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随后对主耶稣进行惨绝人寰 的拷打,刑吏发力时的嚎叫声,刑鞭摩擦空气的凄厉声,主耶稣被打的惨叫声,弥漫了整个刑场。一时间,主耶稣被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横飞,整个刑场洒满了主耶稣的鲜血。随着主耶稣的一阵阵抽搐,一阵阵痉挛,以打人兴奋神经的暴徒们也累得弯着腰,在一边喘着粗气。整个场面充满了暴力、野蛮、血腥,令人惨不忍睹。随后又给主耶稣戴上茨冠,伪拜为王,进行百般戏耍、吐沫、侮辱,并将重大十字架令其背负,街游到另一刑场———髑髅山。
    ……主耶稣之母玛利亚双膝跪地,用毛巾擦拭爱子洒流在地上的鲜血。
    这时我想起了“罪”,什么是“罪”?一切不符合天主圣意,违背天主诫命,在思言行为上有违背道德公允、良心的事和物,均可称为“罪”。你、我、他的罪,人类一总所犯的罪,都会使我们失去天主的宠爱。故天主父以他的独生子降生为人,以他至高至尊的天主性,屈尊就卑,为犯命的人类承受至悲惨的苦难。他所受的苦,所流的血,也正是世人所犯的罪的具体表现,也只有天主父的独生子耶稣基督的至悲惨苦难,鲜血,才能补赎洗涤人的罪污。主耶稣在苦路上曾明确地对其苦难而流泪痛哭的妇女说:“你们不要哭我的苦难,当哭你们的罪恶,因此罪恶是我受苦的缘由”。
    当主耶稣受鞭打茨冠利害苦难之 后,背负十字架,勉强上路。因力尽筋疲,恶人脚踢手拉跌倒在地。这时刚好圣母玛利亚赶到,见其爱子跌倒在地,就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大声疾呼:“我在这,我在这呢”!母爱之情溢于言表。主耶稣见其母亲心中如何疼痛,如何忧苦,圣母见可爱之子卑贱凌辱,满身流血,眼目瘀肿,心内悲伤。痛苦之母啊!忧伤无慰的你只能这样含苦忍痛,一路上不舍地步踪主耶稣的苦路。
    在髑髅山上,主耶稣被恶人们强拉直四肢紧按在十字架上,用大锤敲打铁钉穿透四肢时,那阵阵的锤声,主耶稣激烈的惨痛声,令人毛骨悚然,痛彻心脾,更使圣母玛利亚肝肠寸断,悲痛欲绝,每一锤声都引发了她一次撕心裂肺的痛苦。十字架上的耶稣啊!你将你的痛苦化成了无穷无尽的爱,再三恳求天主原谅宽恕钉你的人。这感人肺腑的爱声,在我的心灵激起了涟漪,对犯罪的人类,对自己的罪戾,深感内疚,我不禁地扪心自问,主耶稣为了补赎我们的罪过,为了全人类的得救,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十字架上苦求天主父宽恕、原谅钉死他的人。他生前一再告诉人们,“你们要爱你们的敌人,要为惩罚过你的人祈祷。”他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说过的,成为“爱”的楷模。他的爱有多深,他的爱有多长,他的爱超越了天主的公义。
    看完《耶稣受难记》后,也许有人觉得这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主耶稣的苦难是人为塑造的。可是主耶稣当年受难的情景肯定比现在艺术化了的《耶稣受难记》要悲惨得多,痛苦得多。当年主耶稣受难的惨情,比现在的史记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是笔墨所难以描绘的。
    徐锦尧神父在《正视人生的信仰》里有这么一句话,“人的一生,可说都是在罪的氛围中渡过。我们都犯罪,而罪又好像瘟疫和传染病一样,可以迅速蔓延,互相影响。”这话说得精辟入里。现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良风气,无疑都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甚至使人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教会,疏远了天主。主被疏远了,拒绝了,他是多么伤心、痛苦。你啊!当猛醒回头,持守信、望、爱三德,立定志向,真心悔改。

 

本文标题:观《耶稣受难记》有感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