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本次研讨会发起人,全球海外华人传教处主任彭保禄神父,在总结发言中所说的那样:“尽管我们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次研讨会却让我们每个人更加意识到了,我们为华夏同胞们进行牧传工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而不是过了时的东西或可有可无的事情
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指出:“互联网乃宣讲福音的场所。”他还说:“福传的历史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的扩展,因为,教会必须跨越许多文化的门槛,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去宣讲耶稣基督的福音。
中国人有过继或上续的风俗,一般程序较简单,但保禄时代的罗马人,过继风俗便复杂多了,而且意义也不同。根据罗马人风俗,父亲可以全权控制儿子的一切,所以过继就好像将自己的儿子卖了出去。
以前我将我的教会托给伯多禄及继他位的历代教宗,因此教宗具有我的精神,虽然我只隐藏在圣体内,可是教宗所说的道理,也就是我讲的一样。但是想起来可怜又可恼!
那时的宗徒们没有华丽的祭衣,没有必要的交通工具,更缺乏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甚至保禄还得自己织帐篷维持生活,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进监狱是家常便饭。
当我们感到被爱时,也会经验到一种让爱运动的力量;正如保禄宗徒所说,“基督的爱催迫着我们”(格后5:14),它催迫我们,感动我们。
我们在《宗徒大事录》中再次阅读到(参16:6-10),保禄想要在亚细亚的一个新地区宣讲福音;但记载称“圣神禁止他们”;他试图进入彼提尼雅,但“耶稣的神不允许他们”。
伯多禄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在耶稣预言门徒逃散时,伯多禄器宇轩昂地说:“即便众人都要跌倒,我却不然。”
梵蒂冈城国教宗代理科玛斯特里(AngeloComastri)枢机向梵蒂冈电台解释说:圣亚纳堂区和圣伯多禄堂区是教宗方济各的堂区。我们应以身作则,首先回应教宗的呼吁,为此我们即刻采取行动。
梵蒂冈的两个堂区,圣安纳堂区和圣伯多禄堂区,在教宗救济所所长克拉耶夫斯基和圣艾智德团体的合作下,即刻回应了教宗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