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兄弟姐妹们一样,我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从小就接受了很多的宗教培育,天主十诫、圣教四规等基本道理很早就在心里扎根。每天的早晚课,玫瑰经更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在诫命中有很多严厉的否定式不可,所以连梅瑟也说:‘我很是恐慌战栗’(希12:21)。足以说明天主那爱愈深,责愈切的美好初衷,怕人们踏入错误与危险的道路而导致丧亡。
他又给美国人民说:“我衷心祝望你们把我的来访当作是对每个教会团体表达手足之情,以及对所有宗教信徒和善意人士表达友谊来接受”。教宗强调:“耶稣基督是任何语言、文化、种族和社会条件的人的希望。
因此,我邀请每个人,在未来一个月的每一天,为和平念玫瑰经,无论是个人,家庭的,还是团体的。我也邀请那些在梵蒂冈服务的人每天19点在圣伯多禄大殿做这个祈祷。
我相信大家到这里来,都有着共同的关怀与追求,也是与相宜的朋友神交。今天的主题是信仰荒芜时代,何以安身立命。针对这个话题,我主要讲三点。 一、信仰荒芜,原因何在?
(路14:15)无论你是八岁或是八十岁的人,在你人生中可能都曾问过这个问题:我为什么必须去参与弥撒?
他在1980年被调到圣米格尔修院做院长,直至1986年。之后,他到德国去完成了博士论文。回国后到科尔多瓦一个灵修中心从事灵修陪伴的工作。
他们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坚信天主时时处处与他们同在,而天主给他们的担子不会超过他们的承受能力。
由此,让我想到德兰修女说过的一句话:“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麻神父在讲道中表示孙公是一位很像耶稣的神父,做神父正好33年,和耶稣同龄,并用几个最概括了孙公为教会,为福传兢兢业业的一生:他在教区中他做弥撒最多、听告解最多、走的地方最多、接触教友最多、福传面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