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耶稣与禁欲主义者洗者若翰截然不同:洗者若翰以沙漠中所找到的食物为生,而福音中的耶稣却经常坐在餐桌旁。
耶稣的祈祷准备耶稣在约旦河受圣若翰的洗礼以后,被圣神引导来到寂寞的旷野中日夜祈祷、禁食并接受魔鬼诱惑的挑战。其目的是为自己在传教前作精心准备并能更圆满地完成天父所派遣他的救赎全让人类的任务及使命。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如上所述,肩负福传使命者如何在不断开放的社会中让别人更好的认识、理解、接受基督信仰,如何完成基督宗教社会化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
有一次您意味深长地和我说:“我们在世界上要多做点补赎,就少受一点炼狱的苦。炼狱的火,那可不好受啊!”我说:“神父怎么突然想起炼狱的火来啦?”
七年来,经她面对面讲道受洗者100多人。然而,她更多的时间是在教区的各堂区办班或带领圣经分享,在有限的时空里拯救更多的人。
自38岁起,她开始了在加尔各答贫民窟为赤贫者、濒死者、弃婴、麻疯病人服务的生涯。在她的心目中,穷人比富人更需要尊严,穷人在价值的等级中至高无上。40岁时,建立“仁爱传教修女会”。
福来者福往,爱出者爱返。不久他连生五子,都长得聪明英俊。这时他又梦见祖父对他说:“你几年来,功德浩大,天界已经登记了你的名字,延寿三十六年,五个儿子都会显贵。你应当再接再厉,不要松懈。”
这意味着,重点不在于使机器看起来更像人类,而是要将人类从无所不能的妄想中唤醒──误以为自己是完全自主且自我指涉(self-referential)的主体,远离所有社会连结,并忘了自己的受造物身分。
若耶稣前去旷野40天,在那里守斋、受试探,我们该做什么才能效法祂?他说,对我们而言,前往旷野就是选择静默时间,为自己寻找空间,站在天主面前,找到最真实的自我。这就是圣奥斯定所称的返回内心。
在当天的福音中,耶稣对他的同乡、纳匝肋的居民说:「没有一个先知在本乡受悦纳的。」耶稣不能在他们中间多行奇迹,因为他们「不信赖」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