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的问题显然与亚巴郎的形象有关,他在玛姆勒的橡树旁欢迎了三位朝圣者(创18):“不要忘记好客;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实行了好客,却接待了天使”(希13:2),这段经文再次揭示了天主以陌生人/朝圣者的身份显现自己时所带来的意外和无意识的惊喜
他是圣经中首次出现的司祭形象,但他的背景、来历没有详细记载,因此他在《圣咏》及《希伯来书》中被视为“永远的司祭”,成为基督司祭职的象征(咏110:4,希5:6,7:1-17)。
高玛纳是饭店的老板,曾在“信德”上刊登招聘教会青年的消息,在接受采访时,她坦言:用教友工作心里踏实。她介绍,目前店里有十多个教友青年,大家信仰状况都不错,挺热心。
(默十四4)从耶稣的面貌「不可见的天主的肖像」(哥一15)、「天主荣的反映」(希一3),我们能一瞥永恒而无限之爱的深度;这爱就是我们存有的根源。
坐于革鲁宾之上者,求你大显光荣,于厄弗辣因,本雅明和默纳协之中,求你发显你的慈颜,好拯救我们”。
他们能够单藉由自己的力量去克胜冷漠,利己主义和妒恨,并接纳弟兄姊妹们合理的差异吗?
以同心同德弘真道、献灵献身法圣家为修会精神,奉纳匝肋圣家为楷模,效法耶稣、玛利亚、若瑟之芳表,唯命是从,成就主旨,默默承行,传扬天主福音,建立基督化家庭为宗旨。
1112年的春天,伯尔纳德带着他所说服的亲友来叩熙笃的门。不久,这位熙笃会唯一的教会圣师将熙笃会的精神播散到整个欧洲。熙笃会的修院生活,讲求身、心、灵和谐的灵修观。
主在纳因城看见一个刚失去独生子的寡妇,遂对她说,不要哭了,并且吩咐那已死去的少年起来。(路7:13)我们在传福音时,也许没有主那样随时随地医病、驱鬼的能力,但是我们应当有的是一颗同样充满爱和怜悯的心。
纳匝肋的童贞玛利亚谦卑及果决地接纳至高者-天主藉其使者向她宣报的救恩计画,因此,她所说出的慷慨与全然的「阿们」是一个人类对天主回应的表记、对天主的主动召唤完全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