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接触过一些热心教友当老板,对待自己的属下如同兄弟姐妹,并且也照顾到他们的灵性需要,主日大家能轮流去教堂参与感恩祭宴。
另一方面,他也定期组织朝拜圣体,一部分人在教堂里做朝拜(伴着轻柔的音乐圣歌和自发祈祷),另一部分人则到附近街头去邀请人们来“看”耶稣,好让耶稣来亲自归化他们。
因为在那教堂里教会于431年举行了厄弗所大公会议。在该会议中定断了圣母玛利亚为天主之母的信理。
这位好神父走了,他们与教堂也说再见了。且不说这些是否是每个神职人员都该具备的品格。这些教友似乎不明白,我们追随的的到底是天主还是某个人?
四、营造福传的良好氛围(一)在堂区内营造福传文化1.堂区环境布置在堂区的墙壁上张贴福传标语、圣经金句等;在教堂内设置福传展示区,展示教友的福传心得和成果。
这座古老的主教大教堂,被称为圣杯大教堂,因为圣堂里面有座小教堂,珍藏着耶稣最后晚餐用过的珍贵圣杯。
有一天傍晚,我坐在空荡荡教堂中,望着窗外渐渐沉入地平线的夕阳,内心一片茫然。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继续走这条路,也不知道这份召叫是否还有意义。那一刻,我仿佛被世界遗忘,连天主也沉默了。
为庆祝光启学校成立50周年金庆,我协助并陪伴他去圣方济各沙勿略去世的上川岛和徐光启的诞生地上海以及一些耶稣会教堂的朝圣之旅。最后一次的旅行,他只用了一个很小的旅行箱。
孝武帝永熙末年,他住在洛东的缑山。一天,卢元明梦见朋友王由,带着酒来与他告别。王由一边饮酒,一边赋诗并题写赠给卢元明。卢元明醒来之后,还能记起他诗中的两句:“自兹一去后,朝市不复游。”
刻书功如月,无光而传日光,以照万有[吴祖湘主编,徐光启等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初版),425页。]。利玛窦认为,以著作传教效果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