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简单的传教


2008-03-04 10:16:02 作者:漠道 来源:信德报(总第330期)

    有幸结识一位献身于传教的神父。常常一身黑袍,看起来很传统,属于那种被称为“保守派”的人。不过,假如我们所保守的,是一些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那么保守也没什么不好。而这位神父保守了最应该保守的,那就是——作为耶稣门徒的使命。
    他觉得,黑袍是司铎的标记,穿着它就不容易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圣召。他说,被耶稣拣选无非是为同他常在一起,并被派遣去宣讲——要“在路上”,要进到“人家”,去宣讲天国,使人悔改。这就是他的圣召,也是他的全部生活。每天,他用半天的时间同耶稣在一起,祈祷、朝拜圣体;再用半天的时间去传教。
    这位神父的传教方式很简单,也很原始。他经常到住宅区,挨户敲门,宣讲基督。吃闭门羹,当然是家常便饭;偶尔急了,他会用耶稣的口吻说:“我是神父,代表着耶稣。你拒绝我,就是拒绝耶稣!”他也常常到街头、广场宣讲福音,一只手高高举着十字架,完全像十六世纪的传教士。尤其在圣诞节的夜晚或复活节的黎明,他总要发动教友出去传报主的降世与复活的喜讯:“现在,我们就是牧人和贤士(就是玛达肋纳和若望),我们要传扬主所带给世界的喜讯!”

    不错,喜讯的本质在于分享,否则它就会在自己内窒息而死。对这位神父来说,宣讲救恩的喜讯,已成了他信仰的一种本能反映。并且,他往往只用最简单、最真切的话来宣讲:“接受基督到你的生命中吧,他能使你获得真生命,得到救赎”;“他是世界的光,跟随他,你就不会迷茫无助”;“他要帮你承受你所有的痛苦,带给你希望”……然而,向二十一世纪的人说这些东西,就像对崇尚哲学的古希腊人讲复活一样,自然会时常遭遇嘲笑。
    但无论如何,他总“不以福音为耻”。保禄的经验很好地启发了他:不用巧妙的言辞宣讲福音,免得基督的十字架失去效力。他说,真理是最纯朴的,不需要任何装饰品来表现它的美。救赎的真理更是如此,它的形式就是粗糙而简单的十字架,就是那在它上面的“可怜的”耶稣。天主就这样救赎了人,我们没必要给它编上美丽的花环好使人相信,那样的话, 别人所要归服的,便不会是本真的天主,而是我们自己的伎俩了。不,我们的使命是照救赎这个事实本来的样子,把它传报给别人。因为那拯救人的是天主的德能。
    “我所能做的,无非是像若翰一样把救主指给别人。”的确,这位神父说得很有道理。若翰从未对其门徒论证过耶稣就是默西亚。若望两兄弟是在“看”了——亲自接触了耶稣后才跟随他的。纳塔乃尔的经历更典型。起初,他很不屑于斐理伯的话,斐理伯没多做任何辩解,只是让他自己去“看一看”。之后,斐理伯便全然退场了,是纳塔乃尔与耶稣的个人性相遇使他相信耶稣是天主子的。撒玛黎雅人也一样,那位妇人只是邀请他们去“看”耶稣;而去看了后,他们说:“现在我们信,不是为了你的话,而是因为我们亲自听见了,并知道他确实是世界的救主。”
    所以我想,让人们去“看”耶稣,为他们提供一个亲自和耶稣相遇的机会,应该是最好的传教方法。这位神父就是这么做的。一方面,长时间的朝拜圣体,使他的整个存在都为耶稣的临在笼罩着。这样,他本身就变成了耶稣的临现。因此,他的宣讲,从某种程度说,就是耶稣自己的宣讲。另一方面,他也定期组织朝拜圣体,一部分人在教堂里做朝拜(伴着轻柔的音乐圣歌和自发祈祷),另一部分人则到附近街头去邀请人们来“看”耶稣,好让耶稣来亲自归化他们。
    把人们带到耶稣跟前,这不就是传教的目的本身吗?其实,正如这位神父所启示出来的,去不去传教,或会不会传教,是一个信仰程度的问题。一个常常同耶稣在一起,与他有着深厚关系的人,即使不直接去传教,也会把耶稣带给他所接触的人,因为他本身就是耶稣的临现。当然,假如我们像斐理伯或撒玛黎雅人一样与耶稣相遇了,假如我们在朝拜圣体中听到了耶稣的心声,假如信仰在我们的经验中像真的一个喜讯,假如我们常常去看初期教会宗徒们的信仰生活,十六世纪传教士的信仰见证,甚至今天无数像这位神父一样的基督徒的生活,又怎能不去向那些还没有听到喜讯、不认识基督的人去分享我们所获有的信仰宝藏呢?而这种分享又岂不会像我们所接受的一样简单吗?

 

本文标题:简单的传教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