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门徒训练有什么样的挑战特劳斯代尔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特劳斯代尔:我认为其中一个挑战是牧师想要培养门徒。他们想要,但他们的时间很有限,他们发现人们条件性地顺从。
沙拨提(PaulSabatier)也许是撰写圣方济各传作者中最权威的一位,论到方济各的传教热诚时写说:他满足快乐,越来越觉得必须叫别人也与他分享,并且要到地的四极去宣扬怎样获得这快乐。
因着信仰,我们更知道,基督徒分享了主耶稣的使命,我们不仅是生活在一个文化和人群中,我们更要带领世上的一切人和文化开始新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教会渴望与人分享她对人性尊严的愿景,那是人类彼此沟通的核心,「以基督的眼光去看,我可以给予他人远比他外在所需要的更多;我可以给他所渴望的爱的关怀。」
爱的人愿意与被爱的人分享,愿意与他结合,圣经正是为我们呈现了天主爱他的子民的伟大历史,这个历史在耶稣基督身上达至顶峰。其实,天主没有改变:他对自己是诚信的。
因为我们人类的生命是不断地分享造物主、天主的真、善、美、圣之恩宠而得以生存的。就好像地球上的花草树木因不断地得到阳光而生存。若花草树木与阳光断绝了关系就必死无疑。
这却是分享他怜悯的爱、祂为全人类怜悯的伟大工程。这对普世的宽恕是透过十字架。但耶稣不想独自做这个工作,他想我们参与这个天父给祂的使命。
我们是信徒的团体,是天主子民,在这团体中我们体尝到分享爱的经验,这爱的美善先我们而行,但同时要求我们彼此成为恩宠的‘管道’,尽管我们有限度,有罪过。
我即刻明白了,好多时刻,我都是凭自己主观决定的,我不曾将我生命的东西与主分享过,或者说我不曾把主放在第一位,我时常忘记在十字架的另一端主也在那里与我一同背负,我逃避着我的十字架亦如逃避着主深情的拥抱。
在我讲课时,我常请我的朋友分享,下面我们听一下历史系的教授STEVENFANNING的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