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老人家说得好:教堂是严肃的地方,是恭敬天主的地方,不能随随便便,穿裤衩、拖鞋都不好,再热也得克服一下。感恩我的妈妈,她不但给了我生命,哺育了我长大,无微不至地爱着我,还给了我有关永生的教导。
中国教会的本地化,也需要逐步推动,先要了解本地化的实质,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实施,例如:老城区和新城区的教堂建筑风格会不一样。所以需要一种春风化雨的本地化方式,而不是暴风骤雨式的。
结婚前,教外男孩为追求这个教友女孩,把四卷《要理问答》、十五端玫瑰经及早晚课都背得滚瓜烂熟,但结婚后,他却一反常态,不但不祈祷和参与弥撒,反而干涉自己的妻子去教堂。
1748年,南怀仁著《圣经广益》,1787年著《朝示堂规》,共18条文规,以规范教友生活,即在教堂奉行敬拜天主的各种礼规,及教友遵行的各种准则,以及1784年2月25日教宗颁布的若干训令。
这也许是中外圣贤在祈祷中共同的经验,所以教堂、祠堂、寺院、庙宇等修行之地,都是祈祷人群集中的地方,尤其是节假日,祈福者如过江之鲫,原因就是这里圣山叠石,暮鼓晨钟,庭飘松韵,香烟弥空,经声、钟声、祈祷声,
跟着,就如作梦一样,但却是千真万确的,某人邀请我进入屋内,布置完全不一样了,我走过大堂、客厅、饭厅,猛然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小教堂,那时我确实感到惊讶不已。
教堂内只听到咏唱日课的声音。祭台赤露,不举行弥撒圣祭;只给临终者送临终圣体。2.在圣周六,教会在主的坟墓守候,默想他的苦难及死亡。中世纪时,有习惯在这天朝拜耶稣圣墓。
在病重期间,有一天晚上,儿子念完经后从教堂里捡到一张圣像,他走到我的面前微笑着对我说:妈妈这圣像后面有一句话我给你读一下,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然是一粒,如果死了会结出许多子粒来。
日本的侵华是对国际和平与正义的践踏,日本成立的“满州国”不是“建筑在正义之上的”,只是一重强权而已国人无需对其承认尊重。战争固然惨烈,但陆并“不以此次战争为祸端,救星全在我之利用,之善用耳”。
……在圣神的推动下集合为普世的教会,这就是主以宗徒们为基础,建筑于他们的领袖伯多禄身上的教会,而耶稣基督自己则是她的中坚基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