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基督徒婚姻家庭现象一瞥


2017-03-15 10:56:22 作者:段春生神父 来源:《信德报》2017年2月26日,8期(总第712期)

一、传统家庭教育与婚姻现象之弊端

1.溺爱孩子
    正是在传宗接代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对自己的孩子百般娇惯和疼爱,尤其是富有的家庭,对于孩子更是百依百顺,致使孩子对父母有一种强烈的依赖感。譬如,父母虽然工作辛苦,但也不肯让孩子做一点活儿,生怕把孩子累着。孩子上学,父母要替他们选择学校,毕业后替他们找工作、买新房、娶媳妇,之后还要照顾孙子,似乎这一切就是父母应该做的,如果不这样做就好像没有尽到本分。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培育出一代代的青年人缺乏自主能力与承担责任的精神,也缺乏对父辈感恩回报的孝心。这样也使他们以同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由此造成了恶性循环,越来越多的人尝到了这种教育带来的苦果。

2.攀比成风
    传统社会遗留下的不良习俗,在广大农村地区愈演愈烈,给许多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如果一家有两个男孩,这家父母的压力山大。为儿子娶媳妇,在很多地区已演变成让穷人无法生活下去的悲剧。那些富人们为孩子办婚事时极尽铺张、耗费巨资,为一方社会立下了应遵循的“规矩”。对此,虽然大家都不赞同,但却都以富人办婚事的豪华与阔绰作为理想的模式;中等收入的人家努力赶上、竭力效仿;而穷人家却叫苦连天,东施效颦,他们花尽了自己一生的积蓄也难以满足女方提出的苛刻条件。许多贫困家庭,不惜借钱也要把婚礼办得风光体面,否则就自认为低人一头遭人耻笑。这种面子文化实在是贻害无穷!

二、遭受冲击的基督徒婚姻

1.结婚彩礼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山西洪洞教区韩廷弼主教、运城教区郑守铎主教,及其他许多教区的主教,为抵制世俗化对教会婚姻的冲击,向教友们定下了婚娶应遵循的原则,如禁止铺张浪费大搞排场,践行教会主张的节俭与朴素的传统和作风等。教会特殊的婚姻价值观与不随波逐流的信仰坚持,在教外人眼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并一度成为他们接近天主教信仰的一个渠道。而今天的教友婚姻价值观日益被世俗化腐蚀与同化。在广大农村地区,教友女方家庭动则要彩礼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导致许多家庭为了给儿子娶媳妇负债累累苦不堪言。

2.与不同信仰的人结婚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三十多年来,男女出生比率严重失衡,男多女少已成为今天这个社会一个现实,这一问题在教会内表现得尤为突出。有不少的青年男女在选择婚姻时,不再像以前那样根据教会的传统,以信仰天主教作为选择自己生命中另一半的首要条件,看对方是不是教友,甚或是否虔诚热心,而是看对方家庭的经济情况,如果对方有权有钱,即便不是教友也会答应这门亲事。
    去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做访问研究期间,我曾与清大物理研究所的廖老师聊天,她给我分享了她的两个女儿在美国学习、工作和婚姻的情况。有一次,大女儿给她打电话说,她交了一个男朋友,她就问女儿:“你男朋友是教友吗?”女儿回答,她男朋友是韩国的教友,她听了很高兴并为此感谢天主。后来,二女儿有了男朋友,也告诉妈妈这个好消息,妈妈的第一个反应问道:“你男朋友是教友吗?”女儿答道:“男朋友是越南的教友”。这位在美国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并在那里教学多年的老师,之所以如此关心女儿的信仰,与她善度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的生活是分不开的。
    多年前,在太原神学院学习的时候,我听到了太原一个教友女孩嫁给教外男孩的故事,虽然时隔多年,但仍记忆犹新。结婚前,教外男孩为追求这个教友女孩,把四卷《要理问答》、十五端玫瑰经及早晚课都背得滚瓜烂熟,但结婚后,他却一反常态,不但不祈祷和参与弥撒,反而干涉自己的妻子去教堂。原来,他先前学习教会经言道理都是作为追求女孩的手段,一旦达到了目的就原形毕露了。
    许多教友与教外人结婚后,由于没有共同的信仰致使婚后生活产生了许多矛盾,后来,双方不同的信仰价值观在经过多次的冲突和激荡后,感情出现裂痕,教外一方会轻而易举地提出分道扬镳,而教友一方却由于信仰的教导与对基督徒婚姻的执着与坚持,最终成为这段婚姻的牺牲品。从此以后,要么,年纪轻轻孑然一身,孤立承担不堪忍受的生活重担;要么,违背天主诫命再娶或再嫁,每天承受良心的谴责和煎熬,生活在罪恶的阴影中。对于因结婚而伪受洗者来说,基督徒婚姻的神圣性和不离不弃、白首偕老的伦理教导,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张白纸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约束力。

3.离婚与再婚
    纵观今日之世界,每天的网络传媒都饶有兴致地报道名人们的结婚、离婚与再婚的新闻。长期浸染在这个大染缸中的占总人口不到百分之一的天主教徒,对于离婚与再婚的现象也已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了。常常听到许多神父和教友感叹,以往教友离婚与再婚被视为严重违反教会纪律,有重大的恶表,而今由于司空见惯,成为大家可以接受的现象。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基督徒离婚率不断上升呢?现今各种高科技跨平台通讯工具充斥着这个社会,如QQ、微信、LINE、WhatsApp、Facebook等,借发送图片、文字、语音、视频,为繁忙工作中的人们提供了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网上购物等平台,同样也为婚姻家庭带来了很多的危机与挑战。许多夫妻沉迷其中,去结交异性朋友消磨时间,从发信息、图片、语音到视频聊天,一发而不可收拾,这给夫妻之间的感情带来了隔膜与张力,矛盾与冲突,最终引发婚外情、一夜情等红杏出墙事件。由于缺乏共同的祈祷与良性的互动,致使彼此的信任感降至于零,而离婚的悲剧也就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
    教会理解和同情因赌博、吸毒等导致不幸离异的婚姻,但认为,离异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离异后选择再婚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夫妻再婚后受伤害最大的是孩子,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缺少爱的家庭,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以至于他们成人之后自闭情形极为严重,难以对别人产生信任,也很难与朋友保持长久的友谊。
    很多人寄希望离婚后再婚,急速地转投另一段感情关系,他们认为爱情就像社交网络一样,可以按消费者的意愿随时上线或离线。人们对待情感关系随便到就像对待家什物件一样,一切都是可以随意的,用完即弃,只要可以利用,便从中榨取所需要的一切,然后弃之不顾。
    此外,一些教友青年受影视与网络的不良道德风气的影响,以西方 “性开放”作为时髦的“现代化生活”模式,婚前性行为频频发生,有些青年男女甚至背着父母未婚同居。凡此种种,引起了许多神长与父母严重的担忧。其实,许多青年只知道西方“性开放”,但不知道“性开放”并不等于“性随便”。基督宗教作为支撑整个西方文化精神与社会生活核心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与价值判断。

三、《爱的喜乐》通谕对基督徒婚姻的启迪

    2016年4月8日,教宗方济各在发布的《爱的喜乐》通谕中,重申一男一女不可拆散的婚姻家庭的宝贵与美好。通谕系统阐述了教宗对家庭生活、婚姻、避孕、养育子女等议题的看法。针对离婚、再婚者,教宗敦促主教和神父,应采取更宽松的方式对待离异的教友。
    通谕教导基督徒家庭应该珍视天主恩赐的婚姻和家庭,持守坚定不移的爱德,并充满慷慨、委身、忠诚、忍耐等美德。鼓励教友在并不完美,或者欠缺平安与喜乐的家庭生活中,成为慈悲和亲近的标记。因为,婚姻的结合,不仅指身体的结合,也是指因爱而自愿作出的自我交付,就是两人成为一体,既是肉体的结合,也是心灵和生活上的结合,最后结合于两人孕育的子女。
    新约圣经多次提到了 “家庭教会”,一家人生活的空间可以成为举行感恩祭的场所,家人同坐一席,借读经与祈祷,享受基督临在所带来的其乐融融。
    婚姻家庭是子女接受信仰培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第一个信仰导师。父母在教育子女之前,理应先教育自己,应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会潜移默化地给子女的身心灵以启迪与教诲。因此,欧洲教会在培育青少年时,本堂神父会要求父母陪伴子女一起接受信仰的陶成。许多父母因为陪伴子女,自己的信仰获得了更新。
    《爱的喜乐》通谕也教导我们以信德和爱德、恩宠和忠信的目光,默观人间家庭与圣三的关系。根据圣言,把家庭托付于一男一女和他们的子女,让他们共融结合,肖似圣父、圣子和圣神的关系。同时,生儿育女也反映了天主创世的工程。
    在最后一章,教宗邀请信友们养成在家庭内祈祷的习惯,“让基督联合并光照处在苦日子中的家庭生活,将他们的困苦转化为爱的奉献”。因为,“家庭不是一个完美的现实或一劳永逸的配套,而是一个使每个人逐步增进爱的能力的场所”。

四、结语

    本文不是要给读者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道德准则,而是就自己所见所闻,把关于教友婚姻家庭发生的问题,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希望引起神长与教友对此问题的关注,按照普世教会的教导,结合本地的文化和习俗,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举措,以应对这铺天盖地而来的对教会婚姻家庭的冲击与腐蚀,使基督徒能在这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社会找到自己的定位。
    窃以为,基督徒婚礼应取消“结婚彩礼”,消除因“婚礼攀比”带来的恶劣影响,因为真正的婚姻并不是随时会消失在时空里的金钱的价值可以衡量的;婚礼应是男女二人同心相结至死不渝的爱的表达,即便没有世俗婚姻的豪华与排场,却有来自上天的祝福与庇护;即便没有三金、豪华小车与舒适的楼房,却能因彼此真心的相爱与相互的生命交托而刻骨铭心、白首偕老。
    教会应为举行婚礼的男女提供参加婚前辅导课程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明白“基督信仰的婚姻反映基督与教会的结合,并借一男一女的结合实现。他们彼此交付,体现专一的爱和自由地许下的忠诚;他们彼此相属,终生不渝,对生育开放,并经由圣事所祝圣,藉此获得恩宠,而成为家庭教会,并在社会中作新生命的酵母”。
   基督徒应摒弃世俗的婚姻观念,以基督婚姻价值观、夫妻的真正福祉,以及妥善教育子女作为不二的选择。

本文标题:基督徒婚姻家庭现象一瞥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