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人类无法逃避死亡,但基督信仰告诉我们,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也不是毁灭,而是生命的转变,新生命的开始。死亡是进入永生的门径!
(1)要有为天主的事业、教会的发展、人类的得救,奉献一切直至牺牲性命的使徒精神。 (2)要有扎实、较高水平的灵修素养。
天主创造人类,男女为对方而受造,彼此平等,但各有不同。男女身体各异,不论在体格上,感情上,心理上及精神上要彼此相辅相成。夫妻间天然互补性的力量是从婚姻中结出果实流露出来的。
教宗真福若望·保禄二世在他的《人类救主》通谕第10号中这样说:为使我们的信仰更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你我都要在生活中不断反省——启示的根源,爱的天主要我们怎样将他的喜讯带给更多的人
题目涉及:世界的最后终结、人类灵魂和肉体的最终命运、死亡和复活、审判、炼狱、地狱、天堂等。在现代神学中,末世论这个神学课题越来越受到神学家们的重视。
践行前教宗本笃十六世提到:教会的使命是向第三千年代的人类宣讲福音,它一方面必须保持福音真理的完整,同时也必须透过使用符合今日观念和文化的工具和方式,使福音讯息变得容易了解。
由一位童贞女诞生人类企盼的救世主。天主与子民缔结的约,所许的诺言是决不会作废的,可他实践的方式,却与世人所想迥异。2.颔联:三更……贞女安。这两句是对仗,诗意连贯。
-身后殊荣,遗爱与人类- 为表彰特里萨修女致力于解除贫困促进和平所作出的努力,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把1979年度的和平奖授予了这位身高不足1米5的矮小修女,并在授奖时这样赞美她:“最孤独的人、最可怜的人和快要死了的人都得到了她的同情与帮助
在这方面,人的因素相当关键,因为天主把世界交给了人类来管理。中国天主教从1294年来华的第一任大主教孟高维诺开教算起,历经700年时间,教友发展到1000万左右。
面对着这场人类的大灾难,不但教外人,连教友们都发出了自己的疑问。作为一名神父,虽然信仰不会丢,但多年的劳改生活,也产生了许多困惑。大地震使我再次增加了对天主的忠贞和依赖。